[实用新型]一种单端出线碳纤维电热管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05410.9 | 申请日: | 201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孝来 |
| 主分类号: | H05B3/44 | 分类号: | H05B3/44;H05B3/03;H05B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出 碳纤维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单端出线碳纤维红外线电热元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单端出线碳纤维电热管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红外线石英电热管以期电热转换效率高,环保节能无污染等优良特性,已在民用和工业领域等到广泛应用。而单端出线的碳纤维电热管主要解决了两端出线的电热管不适应电源线在一端出线领域的应用的局限性。
目前单端出线电热管都存在电极固定不牢固,稳定性较差;内支撑体选择和制作使用不合理现象,从而导致单端出线的碳纤维电热管质量不稳定,使用寿命短。
目前大都是将碳纤维长丝单股或多股加捻后,均匀的缠绕在以石英玻璃为内支撑体上,电极与碳纤维长丝发热体连接处不紧密、牢固,在长时间使用过程,经常会出现金属电极与碳纤维丝连接处打火烧断现象;由于内撑体石英玻璃管长时间受热后,管腔内的气体膨胀导致内支撑体石英玻璃管爆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制作结构接单,并且生产制作工艺简单的,性能更加稳定的一种单端出线的碳纤维电热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端出线的碳纤维电热管包括电热管和外部接线装置,所述电热管包括过度钼片、钼丝螺旋电极、碳纤维长丝发热体、石英玻璃管绝缘外壳、回路钼丝与电极尾杆焊点、抽气孔、回路钼丝石英玻璃管、回路钼丝、石墨软薄片,所述外部接线装置包括电源引出线和钼导杆,所述碳纤维长丝发热体是由内支撑体石英玻璃管和多股编绕的碳纤维长丝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度钼片、钼丝螺旋电极、碳纤维长丝发热体、回路钼丝与电极尾杆焊点、回路钼丝石英玻璃管、回路钼丝、石墨软薄片均在石英玻璃管绝缘外壳内部,所述抽气孔在石英玻璃管绝缘外壳的外部一侧,所述电源引出线、钼导杆、过度钼片、钼丝螺旋电极、石墨软薄片、碳纤维长丝发热体、回路钼丝与电极尾杆焊点、回路钼丝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多股编绕的碳纤维长丝在内支撑体石英玻璃管的外部,所述内支撑体石英玻璃管两端不封闭,所述回路钼丝穿过回路钼丝石英玻璃管内部,所述石墨软薄片在碳纤维长丝发热体和钼丝螺旋电极之间,所述电源引出线仅在石英玻璃管绝缘外壳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单端出线碳纤维电热管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电热转换效率高,热滞后效应小,升温速度快和使用寿命长以及红外辐射能量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单端出线碳纤维电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碳纤维长丝发热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石墨软薄片展开示意图。
附图4为石墨软薄片位置示意图。
图中:1.电源引出线 2.钼导杆 3.过度钼片 4.钼丝螺旋电极 5.碳纤维长丝发热体 6.石英玻璃管绝缘外壳 7.回路钼丝与电极尾杆焊点 8.抽气孔 9.回路钼丝石英玻璃管 10.回路钼丝 11.内支撑体石英玻璃管 12.多股编绕的碳纤维长丝 13.石墨软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孝来,未经王孝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5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外场耦合作用下的永磁材料成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用音响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