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泵型温差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5203.3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8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宋祺鹏;王金宇;王金丽;杨红磊;宋晓辉;王军亮;秦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泵型 温差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温差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现今所使用的能源,有些直接来自太阳,如太阳能板;有些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像水能、风能、生物能,有些是早期由太阳能转化来的一直储存在地球上的能源,像煤炭、石油这样的化石燃料。
为了方便使用,人们把这些能源转换为电能,如果我们把火电厂看作一个黑盒子的话,那么输入的是煤,亦即热量,输出的是电能。热量能使实体物质产生温差,那么如果能够开发出一种装置使实体物质如空气产生温差,来提取能量进行发电,也就实现利用周围环境物质中的能量来实现装置的自发电。
该空气源温差发电装置需要两种技术的支撑:热泵技术和温差发电技术。
热泵技术:空气源热水器就是个典型的热泵,它基于逆卡诺循环原理,将工作介质通过压缩膨胀释放的相变循环,吸收周围环境空气中的热量并压缩升温后转移到被加热侧,它消耗的电能仅仅是压缩机用来搬运空气能源所用的能量,因此热效率(COP)高达380%-800%,COP理论值高达1000%;也就是说每付出1kWh的电量作为催化剂就能产生等效于3-8kWh的热量,这其中1kWh来于电力,另外2-6kWh来源于空气。能量守恒公式为:
空间2获得能量=空间1失去能量+为转移能量所付出的电能
温差发电技术:人们根据赛贝克效应制造了温差发电器件,它具有寿命长、无须维护、无污染、无振动等特点;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差发电器件取得相当的进步,但转换效率还有待提高。
热电转换效率主要由热电优值(ZT)来决定,ZT=S2Tσ/K(S是材料的热电动势率即赛贝克系数,T为绝对温度,σ为电导率,K为热导率)。因此,提高ZT值一直是研究热电材料的主要工作,目前美国Hi-ZTechnology公司温差电器件ZT接近3,2年后预计会提高到ZT=4,温差发电效率达20%;如果使用新型的量子阱材料,效率还有望达到35%。 随着新材料和工艺的提高,温差发电器件的热电转换效率会不断的提高,改技术方案的发电效率和实用价值也会不断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现有技术的改进和优化组合,提供一种热泵型温差发电装置,以实现把空气(或其它物质,如海水)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并且随着热泵和温差发电效率的提高,该装置的效率得到有效会的提高;即实现吸收自然界中蕴含的能量进行发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泵型温差发电装置,其中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变频压缩机、温差发电模块、耐压散热管路、热水容器、电子膨胀阀、逆变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变频压缩机的工作回路中分低压区、高压区,变频压缩机一端与低压区管路的总出口相连,另一端与高压区管路总出口相连;在温差发电装置的内部,电子膨胀阀的两端分别连接低压区管路和高压区管路的另一个出口;所述温度控制器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温差发电装置内部的高压区,其控制线路与变频压缩机相连;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紧贴于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所述变频压缩机、温差发电模块、耐压散热管路、热水容器、电子膨胀阀、逆变器和温度控制器的接线端子经过串并联后经总线连接到逆变器的直流母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泵型温差发电装置,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吸热外壳,吸热外壳与热水容器间设有保温材料、导热材料和温差发电模块,所述导热材料设在温差发电模块的外层,保温材料散布导热材料的外围。
操作时,开始启动阶段,接通外部电源后,变频压缩机启动,将低压蒸发区内部的低压工质气体(氨或氟里昂)压缩成高压饱和气体,送入高压区管路内,在压缩的同时,工质气体的温度会升高,通过管路把热传给容器内的水,使水温不断提高,而工质被压缩成液体,该液体经电子膨胀阀节流降温后再次流入低压蒸发区,由于压力骤降,液态工质立即变成气态工质,在蒸发过程中不断经低压管路外壳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如此反复循环工作,空气中的热能被不断“泵”送到水中,使保温水箱里的水温逐渐升高,最后达到95℃以上,此时高压区和低压区温度差达到70℃以上,而该温差梯度场使温差发电模块不断发出电能。
保温材料和导热材料保证了热泵产生的热能只能通过温差发电模块从热端传到冷 端,温差发电模块在冷端和热端之间,并有导热材料加强其导热效率;冷热端之间空隙以及热端水箱都有保温材料填充以达到绝热的目的,热端内部加装温度传感器,用以控制变频压缩机(变频节能)的启停,实现投入功率最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5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