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化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05073.3 | 申请日: | 201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2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东;牛冀辉;张志伟;王丽斋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化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生产设备,特别是铅酸蓄电池化成装置,属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化成是一道重要的工序,蓄电池在通电化成时内部温度会升高,化成中后期温度会超过75℃,而过高的化成温度会加大失水量,对极板寿命不利,电池初期容量也低。目前业内普遍采用将蓄电池放入化成槽中水浴的方法控制蓄电池化成时的温度,但此种通用方法存有以下问题:①当化成槽中的水温超过工艺要求温度时,需要通过换水或者吹冷风等方式降温,造成水温大范围波动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②化成槽深度不能适应大、中、小各种型号蓄电池的需要;③化成槽内的水如果长期放置会使水质变坏,经常清理又耗费人工;④电池在化成完毕后需移至下一工序处理,无论是单只蓄电池移动还是蓄电池与化成槽一起移动,都较耗时费力,导致操作者劳动强度增大,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规格蓄电池化成水浴且保持化成槽水浴恒温的铅酸蓄电池化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铅酸蓄电池化成装置,所述装置设有化成槽,其特别之处是:化成槽侧壁自下而上分布溢流孔,各溢流孔上设有皮塞。
上述铅酸蓄电池化成装置,所述化成槽底部设有排液孔,排液孔上设有塞盖。
上述铅酸蓄电池化成装置,所述装置还设有托架、导轨、导流槽,所述化成槽位于托架上,托架下部设有滚轮,滚轮在导轨上滚动,所述导流槽位于化成槽下部。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铅酸蓄电池化成装置水浴温度不易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它由化成槽、托架、导轨、导流槽组成。所述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通过用橡皮塞控制化成槽侧壁溢流孔开启高度,从而实现化成槽内不同的水深,适应了大、中、小密各种型号的需要;2、通过水管加水和溢流孔出水方式使化成槽内的水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化成槽水浴恒温;3、通过托架下部的滚轮在导轨上滚动,可以根据需要将化成槽及蓄电池轻松移动到指定区域;4、当遇到化成槽暂时不用、水质变坏等情况时可以通过底面排液孔将水彻底放完,排出的出水通过导流槽排走,以保持化成槽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表示如下:1.导轨;2.滚轮;3.托架;4.化成槽;5.溢流孔;6.皮塞;7.导流槽;8.排液孔;9.塞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导轨1、托架3、化成槽4、导流槽7构成,化成槽位于托架上,托架下部设有滚轮2,滚轮可沿导轨滚动,使化成槽连同蓄电池人工移动灵活、轻便。所述导流槽位于化成槽下部、俩导轨之间。化成槽侧壁自下而上分布溢流孔5,各溢流孔上设有皮塞6,可根据蓄电池规格控制溢流孔上皮塞的开启高度,以实现化成槽内不同的水深。蓄电池化成时通过水管加水和溢流孔出水方式使化成槽内的水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化成槽水浴恒温,溢流孔的出水通过导流槽排走。在化成槽底部设有排液孔8,排液孔上设有塞盖9,当化成槽暂时不用或水质变坏时,开启塞盖将化成槽中的水由排液孔彻底排出,排出的水流入导流槽,以保持化成槽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5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发一体化中馈交叉环天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蓄冷/热功能的蓄电池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