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容量超高频RFID阅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04324.6 | 申请日: | 201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谭正军;陈献林;杨宏杰;唐韬;何礼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凌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7/10 | 分类号: | G06F7/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永宏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新城市中心区鸿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超高频 rfid 阅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阅读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容量超高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阅读器。
背景技术
目前,RFID系统一般由起标识作用的RFID标签、用于读写RFID标签的RFID阅读器、天线组成,天线是在RFID标签与RFID阅读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现有技术的RFID阅读器主要包括RFID阅读器芯片、无线射频模块,无线射频模块与RFID阅读器芯片的信号端连接,RFID阅读器芯片集成有存储器,当RFID阅读器需要读取RFID标签时,RFID阅读器芯片通过无线射频模块和天线读取RFID标签上的信息,再存储到存储器中,实现射频识别。但是,由于这种RFID阅读器的存储器是集成在RFID阅读器芯片中,受到RFID阅读器芯片本身的限制,存储器的存储容量较小,限制了RFID阅读器的应用范围,另外,这种RFID阅读器一般工作在低频段范围,所以,在读写RFID标签时,读写速度较慢、读写距离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读写距离大的超容量超高频RFID阅读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超容量超高频RFID阅读器,它包括有单片机、超高频无线射频模块、用于与RFID标签通信的天线、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器的第一数据接口、用于连接电脑的第二数据接口,超高频无线射频模块连接在单片机的信号端与天线之间,第一数据接口与单片机的第一数据端连接,第二数据接口与单片机的第二数据端连接。
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为USB接口。
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也可以为IEEE1394接口(苹果公司开发的串行标准接口,又称火线接口)。
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为RS232接口。
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也可以为RS485接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单片机、超高频无线射频模块、用于与RFID标签通信的天线、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器的第一数据接口、用于连接电脑的第二数据接口,超高频无线射频模块连接在单片机的信号端与天线之间,第一数据接口与单片机的第一数据端连接,第二数据接口与单片机的第二数据端连接。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可以通过第一数据接口连接外部存储器,从而扩大存储容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超高频无线射频模块工作在超高频段范围,如860M~960MHz的超高频工作频率,从而可以加快读写速度、增大读写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读写距离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
1——单片机 2——超高频无线射频模块
3——天线 4——第一数据接口
5——第二数据接口 6——外部存储器
7——电脑 8——RFID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容量超高频RFID阅读器,它包括有单片机1、超高频无线射频模块2、用于与RFID标签8通信的天线3、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器6的第一数据接口4、用于连接电脑7的第二数据接口5,超高频无线射频模块2连接在单片机1的信号端与天线3之间,其中,超高频无线射频模块2与天线3构成无线收发装置,使单片机1可通过超高频无线射频模块2与天线3构成的无线收发装置而读写RFID标签8;第一数据接口4与单片机1的第一数据端连接,使单片机1可以通过第一数据接口4连接外部存储器6,从而扩大存储容量,形成超容量RFID阅读器;第二数据接口5与单片机1的第二数据端连接,使单片机1可以通过第二数据接口5连接电脑7,以便于单片机1与电脑7交换数据及更新软件。
本实施例的第一数据接口4为USB接口,USB接口通用性较好,当然,所述第一数据接口4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接口,如IEEE1394接口。
本实施例的第二数据接口5为RS232接口,以便于与电脑7的外接接口匹配,当然,所述第二数据接口5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接口,如RS485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凌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凌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科资料库查询设备
- 下一篇:电脑机箱提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