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薄板的吸风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3695.2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32 | 分类号: | B41F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印刷 薄板 吸风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尤其是用于印刷薄板的吸风治具。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需要在薄板上印刷图案,比如在压克力薄板上印刷各种图案。实现这种印刷的装置通常包括一个放置薄板的底座和一个已经调好油墨的印刷板;印刷时,先将薄板放置在底座上,然后驱动印刷板对薄板进行印刷,从而将油墨印刷在薄板上。因为油墨有一定的粘性,为避免薄板粘连在印刷板上,通常还会在底座下设置一个真空抽气装置,底座上设置有数个与之相通的通孔,这样就可以利用抽气时产生的吸力将薄板吸附在底座上,从而避免被油墨粘连。但是印刷装置在刚开始印刷时,印刷板上的油墨通常较厚,这会导致在印刷前几个薄板时,印刷上去的图案颜色较浓,线条较粗,从而产生不良品。为解决这个问题以降低不良品率,目前通常采用的一种做法是在刚开始印刷时,先在白纸上印刷,进行调机,等到油墨适中后才对压克力薄板进行印刷。但为了控制印刷图案的位置,方便印刷时压克力薄板的定位,通常在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尺,定位尺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尺和纵尺,印刷时将薄板贴紧定位尺放置,从而可以实现薄板的定位。但由于定位尺有一定的高度,通常与被印刷的压克力薄板厚度相同,方便对压克力薄板进行直接定位,此时直接将白纸放在底座上 时,由于白纸与定位尺存在高度差使得油墨印刷不到白纸上,所以需要将一个未印刷的薄板垫在底座上,其上覆盖白纸进行印刷,印刷后的白纸扔掉,然后换一张白纸继续印刷,这样经过多次在白纸上的印刷后,印刷板上的油墨达到一个较理想的状态,这时就可以不用垫白纸,直接在薄板上进行印刷了。这种解决方案存在另一个问题,由于白纸下垫了薄板使得白纸无法受到真空吸附很容易粘连在油墨上,被印刷板带起。且一旦白纸粘连在油墨上,不容易取下来,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使用薄板垫在白纸下面,容易因人为疏忽将未印刷的薄板当成印刷后的成品而造成漏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吸风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印刷薄板的吸风治具,所述印刷薄板的装置包括底座和印刷板,所述底座下设置有真空抽气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与气装置相通的第一贯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治具为具有与被印刷薄板相同厚度的平板,所述的吸风治具设置有多个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通孔单位面积的数量密度大于第一贯通孔单位面积的数量密度。
优选的,所述吸风治具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多道浅槽,所述第二贯穿孔设置在所述浅槽中。
优选的,所述的吸风治具面积大于被印刷薄板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印刷薄板的吸风治具,由于形状和厚度与薄板 相同,且吸风治具上设置有浅槽及贯通孔,所以可以利用真空抽气装置产生的吸力将白纸吸附。既避免了白纸粘连在印刷板上,又避免了漏刷的产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印刷薄板的吸风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印刷薄板的吸风治具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印刷薄板的吸风治具包括底座10和与底座10相对的印刷板12。底座10下设置有真空抽气装置14,底座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贯通孔16,第一贯通孔16与真空抽气装置14相通。底座10上设置有定位尺18,定位尺18包括设置在底座10右侧边的纵长的纵尺20,底座10的下底边设置有纵长的横尺22,横尺22垂直于纵尺20。底座10上放置有方形的吸风治具24,吸风治具24的两条边紧靠纵尺20和横尺22,放置在底座10上。吸风治具24上设置有数道浅槽26,浅槽26由数道横向和纵向的浅槽组成。浅槽26中设置有贯通的第二贯穿孔28,第二贯穿孔28单位面积的数量密度大于第一贯通孔16单位面积的数量密度。吸风治具24的厚度与薄板的厚度相同,面积大于薄板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3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管同步喷码机构
- 下一篇:覆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