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筒防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03686.3 | 申请日: | 2010-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万援朝;任家亮;樊九林;邹永华;尹建锋;吴洪福;潘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井工程处 |
| 主分类号: | E21D5/012 | 分类号: | E21D5/0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131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筒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建井技术,尤其是煤矿井筒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凿立井时,一般是从地面往下爆破挖掘,用混凝土进行井壁支护。支护结构是在井筒基体上砌筑一层或两层混凝土井壁。由于井筒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如果混凝土防护层出现裂缝,井壁就会出现渗水现象,影响井筒的使用。在实际工程中,有的在两层混凝土井壁之间铺设一层钢板或防水油毡,由于钢板易生锈,而防水油毡又与混凝土不能粘结为一体,时间一长,井筒又开始渗水了。
目前市场上出售一种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以下简称乙丙防水卷材),它是由聚乙烯、助剂等熔融后与丙纶无纺布复合而成的一种柔性防水卷材,已广泛应用在民用建筑的屋面和地下室防水。但是,目前文献中还没有关于乙丙防水卷材在煤矿井筒中应用的介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煤矿井筒渗漏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煤矿井筒防水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在井筒基体上砌筑有内外两层混凝土井壁,其特征在于,在内外两层混凝土井壁之间铺设一层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层,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层与两侧的混凝土井壁牢固结合,形成刚柔相济的复合防水防渗层。
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是:
第一步:在模板上铺设乙丙防水卷材。
爆破结束后,在井筒基体中支立混凝土模板,紧贴模板外壁铺设一层乙丙防水卷材,铺设要求是:在混凝土模板上铺设乙丙防水卷材时,根据模板高度,裁剪乙丙防水卷材,使乙丙防水卷材下端与模板下端对齐,上端高出模板10-20cm,然后垂直铺设在模板一周圈,卷材与卷材之间搭接10-15cm,并使卷材完全遮盖住模板。
第二步:浇注混凝土外井壁。
在第一步铺设后的卷材外壁和井筒基体之间浇注混凝土形成外井壁,浇筑方法是:一般每下挖3-5m就浇注一次混凝土,依次往下挖掘,依次往下浇注混凝土进行井壁支护。浇注完下一道混凝土时,将上端多出的10-20cm乙丙防水卷材用水泥素浆黏贴在上一道混凝土井壁外表面的乙丙防水卷材上,使两层乙丙防水卷材形成一个整体。依次向下挖掘,依次向下铺设乙丙防水卷材,依次向下浇注混凝土,依此类推,直至将井筒挖掘到要求深度,外层混凝土浇注完毕。
第三步:浇注混凝土内井壁。
等浇注完整个混凝土外井壁后,统一浇注内层混凝土形成内井壁,施工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井筒内外两层混凝土井壁之间铺设一层乙丙防水卷材,由于乙丙防水卷材表面粗糙,可以与水泥浆、混凝土牢固地粘结在一起,所以两层混凝土与中间的乙丙防水卷材形成一个刚柔结合的防水体系,可以很好的适应井筒复杂地质条件,避免井筒渗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断面示意图。
图中:1-井筒基体,2-外井壁,3-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4-内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施工时,在爆破结束后,在井筒基体1中开始支立混凝土模板,紧贴混凝土模板外壁铺设一层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3,在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3和井筒基体1之间再浇注混凝土形成外井壁2,脱模后,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3就与外井壁2牢固粘附在一起了,等整个外井壁2浇注结束后,统一浇注内井壁4,这样外井壁2、内井壁4和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3牢固地粘附在一起,形成一个如图1所示的刚柔相济的防水防渗层。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在井筒基体1上形成一个三层的防水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外井壁2、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3和内井壁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井工程处,未经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井工程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3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