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03007.2 | 申请日: | 201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亮;台海江;位耀光;马道坤;丁启胜;陈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水质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用水是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每一种水产养殖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环境,水质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化肥、农药、工业污水、化工产业的废水废气等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江河湖海水域水质的污染不断家中,对水产养殖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目前水质监测方法基本可概括为三种:(1)人工定点取样,实验室离线分析;(2)便携式仪器现场人工取样检测;(3)将监测仪器安装在需监测的水域,自动在线分析。三种方法中以第三种为最优,但检测仪器在水域中安装就必然要考虑到装置的稳定性等问题,而现有的浮漂多采用球形或者类球形,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提高水产养殖用水监测装置的稳定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浮漂和水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为圆台形瓶体。
优选地,所述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还包括绳耳,设置于所述浮漂的上部外壁表面。
优选地,所述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还包括锚,与所述浮漂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还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池、电路板和ZigBee模块,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浮漂密封连接,且位于所述浮漂的上部,所述电池与电路板和ZigBee模块相连,所述ZigBee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还包括锚,所述浮漂中心轴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有内部绳耳、卸扣和线夹,所述线夹通过卸扣与内部绳耳连接,所述锚通过缆绳与所述线夹连接。
优选地,所述线夹的下端设有缆绳接口,所述锚通过缆绳和缆绳接口与所述线夹连接。
优选地,所述线夹由两个线夹片组成,在所述两线夹片上设有位于其中心的过孔、位于其边缘的卸扣接口和位于所述两个线夹片的相对的内表面的夹线槽。
优选地,所述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还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池、电路板和ZigBee模块,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通孔密封连接,且位于所述浮漂的上部,所述电池与电路板和ZigBee模块相连,所述ZigBee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防水和稳定性方面效果良好;(2)数据采用无线网络传输,免除了布线,降低了成本;(3)整个监测过程自动执行,无需人工干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的浮漂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的线夹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的圆柱形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太阳能板 2、圆柱形壳体
3、圆柱形接口 4、绳耳
5、浮漂 6、水质传感器
7、信号线 8、锚
9、缆绳 10、通孔
11、传感器端子 12、传感器接口
13、内部绳耳 14、卸扣
15、线夹 16、螺母
17、垫片 18、过孔
19、螺栓 20、卸扣接口
21、缆绳接口 22、夹线槽
23、电池 24、电路板
25、ZigBee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产养殖用水监测装置,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圆柱形壳体2、圆柱形接口3、绳耳4、浮漂5、水质传感器6、传感器信号线7、锚8和缆绳9,其中,太阳能板1安装在圆柱形壳体2的顶端,圆柱形壳体2通过圆柱形接口3与浮漂5连接,浮漂5外壁表面上设有绳耳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3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