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型面靠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2860.2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6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国;李书福;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3/00 | 分类号: | G01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501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面靠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修复模具型面的专用检测工具——型面靠尺。
背景技术
在冲压厂模具保养维护过程中,模具型面偶有损坏,或者局部型面设变,需要对模具型面进行修改。型面需要修整的情况,常规做法有两种,一:外委数控加工,优点是以原始数模为基准加工精度高,缺点运输加工周期长,费用高。二:钳工手工加工,优点费用低,缺点用原始冲压件为基准反复研配,占用压机时间较长,所以不利于冲压厂对生产计划的控制执行。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247020Y,公开了一种钢轨平直度检测专用塞尺,该钢轨平直度检测专用塞尺整个塞尺呈长条状,底面为光滑平面,上面由2~8个头部为半圆形的阶梯台构成,每个阶梯台的厚度均对应的是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各类钢轨平直度的最大公差值。该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钢轨平直度检测专用塞尺,不能对不规则型面进行复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条能够依照不规则型面发生位移的型面靠尺,以解决无法复制不规则型面的问题。
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型面靠尺,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以及设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多根并行均匀排列的齿条,齿条与上夹板、下夹板的方向垂直,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齿条用上夹板和下夹板夹紧,不会自行发生位移影响复制效果,当复制型面时可人工将齿条在轴向上进行移动,该解决方案的设计思路是以原始冲压件为基准,通过调整齿条轴向上的位移使齿条的一端与基准型面接触,这样就复制了基准型面,然后再根据该复制的基准型面对比模具的型面,对模具的型面进行修正,直到模具的型面与复制的基准型面完全吻合,这样就解决了复制不规则型面的问题,从而比较简单方便的实现了对模具型面的修复。
作为优选,上夹板的截面为M型,M型的中间底点低于两边的底点,下夹板的截面为U型,U型的两个顶点分别对应M型的两边的底点,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长度相等。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很好的夹紧齿条,另外M型的中间底点由于低于两边底点,能够压在齿条上,使齿条不会自行发生位移影响效果,而且在复制基准型面的过程中,也能够比较容易的移动齿条。
作为优选,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两端分别用固定套扣合连接,固定套为框架结构。用这种方式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比较稳定可靠,且拆卸方便。
作为优选,多根齿条长度、直径均相等,齿条之间的距离为0~0.5mm。齿条间密集排列,且长度、直径均相等,就可以更细致准确的复制型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模具型面损坏时,钳工师傅可以以原始冲压件为基准,用型面靠尺复制相应型面,然后对模具的型面进行逐步修正,直到模具型面与冲压件的型面完全吻合,这样就简单方便的达到了复制的效果,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型面靠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型面靠尺,包括下夹板2,下夹板2的结构如图3所示,下夹板2的截面近似成开口向上的U形,下夹板2上装有多根并行均匀排列的齿条3,齿条3用刚性较好不易发生弯曲的铁丝制成,齿条间排列无间隙,且长度、直径均相等,下夹板2与齿条3的方向垂直,齿条3排列而成的平面上装有上夹板1,上夹板1的结构如图2所示,上夹板1的截面近似成M形,并且M形的中间底点比两边的底点低,上述上夹板1截面的M形的两边的底点与下夹板2的两个顶点相对应放置,在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两端分别装有固定套4,固定套4如图4所示,固定套4是一个六边形的框架结构,固定套4的截面形状同时能够容纳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截面,固定套4套在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两端。上述型面靠尺组装好后,齿条3用上夹板1和下夹板2夹紧,不会自行发生位移,当复制型面时可人工将齿条3在轴向上进行移动。
使用时,当模具型面发生损坏,钳工师傅可以以原始冲压件为基准,将型面靠尺的齿条3一侧贴合基准型面,通过调整齿条3轴向上的位移使齿条的一侧均与基准型面接触,这样就复制了基准型面,然后再根据该复制的基准型面对比模具的型面,对模具的型面进行修正,直到模具的型面与复制的基准型面完全吻合,这样就简单方便的达到了复制的效果,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上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优选举例说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或等同替代,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28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体物料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