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胸连下扒半片式无钢圈罩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2601.X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6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曼妮芬针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3/12 | 分类号: | A41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胸连下扒半片式无 钢圈 | ||
1.一种聚胸连下扒半片式无钢圈罩杯,它包括半片式无钢圈罩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1)由罩杯外层(11)、罩杯中层(12)和罩杯内层(13)一次模压定型构成,所述罩杯外层(11)是由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11)和柔软棉内层(112)通过雾状胶粘合固定构成,所述罩杯中层(12)是由海绵层(121)和芯仔(122)通过雾状胶粘合固定构成,所述罩杯内层(13)是由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31)和柔软棉内层(132)通过雾状胶粘合固定构成,所述由罩杯外层(11)、罩杯中层(12)和罩杯内层(13)一次模压定型构成的半片式无钢圈罩杯(1)的杯体内表面由模具模压定型为五个厚度不同的功能区,该五个功能区分别为罩杯内侧夹弯位(2)、罩杯立体位(3)、罩杯下扒位(4)、罩杯杯顶位(5)和罩杯子口位(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胸连下扒半片式无钢圈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子口位(6)的厚度小于所述罩杯下扒位(4)的厚度,且所述罩杯下扒位(4)的厚度小于罩杯内侧夹弯位(2)的厚度,且所述罩杯内侧夹弯位(2)的厚度小于罩杯杯顶位(5)的厚度,且所述罩杯杯顶位(5)的厚度小于罩杯立体位(3)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胸连下扒半片式无钢圈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内侧夹弯位(2)由外向内依次为罩杯外层(11)的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11)、罩杯外层(11)的柔软棉内层(112)、罩杯中层(12)的海绵层(121)、罩杯内层(13)的柔软棉内层(132)和罩杯内层(13)的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31),所述罩杯内侧夹弯位(2)经高温模压定型后的内侧夹弯位拱度最高位的厚度为7~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胸连下扒半片式无钢圈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立体位(3)由外向内依次为罩杯外层(11)的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11)、罩杯外层(11)的柔软棉内层(112)、罩杯中层(12)的海绵层(121)、罩杯中层(12)的芯仔(122)、罩杯内层(13)的柔软棉内层(132)和罩杯内层(13)的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31),所述罩杯立体位(3)经高温模压定型后立体位拱度最高位的厚度为15~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胸连下扒半片式无钢圈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下扒位(4)由外向内依次为罩杯外层(11)的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11)、罩杯外层(11)的柔软棉内层(112)、罩杯中层(12)的海绵层(121)、罩杯内层(13)的柔软棉内层(132)和罩杯内层(13)的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31),所述罩杯下扒位(4)经高温模压定型后的厚度为5~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胸连下扒半片式无钢圈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杯顶位(5)由外向内依次为罩杯外层(11)的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11)、罩杯外层(11)的柔软棉内层(112)、罩杯中层(12)的海绵层(121)、罩杯内层(13)的柔软棉内层(132)和罩杯内层(13)的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31),所述罩杯杯顶位(5)经高温模压定型后杯顶位拱度最高位的厚度为9~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胸连下扒半片式无钢圈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子口位(6)由外向内依次为罩杯外层(11)的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11)、罩杯外层(11)的柔软棉内层(112)、罩杯中层(12)的海绵层(121)、罩杯内层(13)的柔软棉内层(132)和罩杯内层(13)的超细吸湿针织布外层(131),所述罩杯子口位(6)经高温模压定型后的厚度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曼妮芬针织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曼妮芬针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26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网际协议媒体网络内用于双音多频信号分析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