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批量生产船舶用铅钉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2406.7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0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贾洪刚;张立强;江凌;赵成治;杨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批量 生产 船舶 用铅钉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船舶用铅钉的模具,属于船舶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建造中,每条船的锚链的连接都需要用到大量相同规格和尺寸的铅钉来封堵肯特卸扣定位销孔,如图11所示,两节锚链18和22想要连接到一起,就需要用肯特卸扣19进行连接,而肯特卸扣分为A和B两部分。其中,A部分与锚链18连接,B部分与锚链22连接,再用定位销21将肯特卸扣的A、B两部分连接到一起,由于设计要求定位销的长度小于肯特卸扣的外径,所以需要用与定位销孔相匹配的铅钉20将定位销孔封堵。传统的铅钉的制作方法是先用液体铅浇注出铅钉的大体形状,然后再进行锻打和研磨,这样的制作方式不仅会延长锚链的安装施工周期,有很多缺点:
1、这样的方式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耗时耗力;
2、这样的一个铅钉一个铅钉的制作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对其进行直接锻打和研磨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3、铅钉的制作效率低;
4、浪费大量的铅,不利于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批量生产铅钉的模具,采用本发明的模具不仅能够降低投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而且使用安全简单、生产效率高,并能节省铅的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用于批量生产船舶用铅钉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以及安装在其上的安全把手2。所述模具主体与把手之间用紧固螺栓3固定;所述模具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铅钉成型的圆锥体形槽,其上与圆锥体形槽开口方向一致的一端设置有防碰桥,且在模具主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对称设置有用于固定把手的螺栓孔8。
所述安全把手2为门形把手,安装时,门形面与模具主体上圆锥体形槽轴向垂直,所述安全把手2的两端焊接有扁长条形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长条面与安全把手2的门形面相垂直;所述连接板上并列开有与模具主体上的螺栓孔8相匹配的螺栓孔11。
本发明还公开了配合上述模具使用的浇注容器,该容器主体为方形容器,容器的一侧设置有方便液体流出的鸡嘴槽;所述容器上与鸡嘴槽所在侧面相邻的一个侧面中间设置有用于安装容器把手5的螺栓孔13;所述把手5为长棍形把手,其中一端中间钻有与螺栓孔13相对应的螺栓孔14;容器和把手5之间通过螺栓6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模具批量生产相同规格和尺寸的铅钉,节省时间,制作成型后的铅钉不需要再次进行锻打和研磨,提高铅钉的制作效率,同时节约铅的用量。此外,模具和容器上均设置有相应的把手,以方便人工操作,避免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铅钉模具的模具主题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铅钉模具的模具主体把手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铅钉模具的模具主题把手所用的固定螺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铅钉模具配套的承装液体铅的容器的把手所用的固定螺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铅钉模具配套的承装液体铅的容器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麻的铅钉模具配套的承装液体铅的容器所用的把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铅钉模具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铅钉模具配套的承装液体铅的容器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铅钉模具铅钉倒出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铅钉模具制作铅钉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铅钉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本发明的用于批量生产船舶用铅钉的模具,包括方形模具主体1,如图1所示,模具主体1上整齐排列加工有相同规格的用于铅钉成型的圆锥体形槽9,该圆锥体形槽9的形状与铅钉一致,模具主体1上与圆锥体形槽9开口方向相同的一端四周角上设置有便于将铅钉从模具内安全倒出的防碰桥7,模具主体1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用于安装安全把手2的紧固螺栓孔8,其中,如图1所示,每个侧面两端分别对称设置两个纵向排列的螺栓孔。如图2所示,与模具主体1配套的安全把手2,该把手为门形把手,安装时,把手的门形面与模具主体1上圆锥体形槽轴向垂直把手两端焊接有扁长条形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长条面与安全把手2的门形面相垂直,连接板10上并列开有与模具主体1上的螺栓孔8相匹配的螺栓孔11,如图7所示,安全把手2安装到模具主体1上时,采用两个把手2,将每个把手2的两端分别贴在模具主体1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并使连接板10上的螺栓孔11与模具主体1上的螺栓孔8对应起来,使得把手2将模具主体围起来,然后用紧固螺栓3将二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2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敞开式车厢顶盖
- 下一篇:压力机侧向锻孔闭式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