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式复合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2028.2 | 申请日: | 201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6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钱广乐;刘贵新;刘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源利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申率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式复合开关,主要可用作电路的低压无功补偿专用投切开关以及用于其他需要消除涌流影响的场合。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是常用的交流电路开关装置,将设有起开关作用的工作触头,所述工作触头通常由配套的工作动触头和工作静触头组成,常态下工作动、静触头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通过适当的控制,可以使工作动触头动作至与工作静触头接触,由此使工作触头处于闭合状态。
对于输电线路,通常应根据用电特性进行无功补偿,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在必要时接入一定的电容。由于输电线路上的用电特性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将投入电容的线路上接入用作开关装置的交流接触器,通过控制器对交流接触器的合闸和分闸进行控制,由此可以实现电容的投入和切断,使之符合输电线路的实际需求。
这种技术的主要缺陷是:合闸过程中会出现比较大的涌流,易于导致电容或其他用电设备损坏,也易于导致交流接触器本身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式复合开关,采用这种开关可以有效地减小合闸过程中的涌流。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桥式复合开关,包括用于执行开关动作的交流接触器和用于控制所述交流接触器动作的控制器,所述交流接触器采用双断点结构,设有多个工作触头线路和与所述各工作触头线路一一对应的多个限流触头线路,所述工作触头线路由常开的工作触头构成,所述线路触头线路由常开的限流触头以及与该限流触头串联的一个或多个限流电阻构成,所述工作触头线路与对应的所述限流触头限流相互并联,形成一个主触头线路,两个或多于两个的主触头线路相互串联,形成一个用于控制一次线路通断的一次开关。
所述交流接触器上通常可以设有3个主触头线路,所述每个限流线路上的限流电阻的数量通常可以是2个,分别串联在所述限流触头的两端。
根据补偿方式的不同,所述交流接触器的数量可以为3个,同一交流接触器中的两个主触头线路串联为一个所述的一次开关,所述3个交流接触器分别构成3个所述的一次开关。所述交流接触器的数量也可以是2个,其中一个交流接触器上的3个主触头线路分别与另一交流接触器上的3个主触头线路串联,形成1个一次开关。
所述交流接触器优选直动式交流接触器。
所述交流接触器通常应为合闸时限流触头先于工作触头接通的交流接触器。
所述交流接触器上可以设有若干一次进线孔,所述一次进线孔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主触头线路的主触头接线端子,所述一次进线孔上可以卡接有橡胶圈。
本桥式复合开关可以还包括壳体,所述各交流接触器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门。
所述各交流接触器的底部可以设有卡块并通过所述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卡轨上。
所述控制可以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各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所述壳体的上部可以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控制线的二次接线端子排,所述各控制线分别通过所述二次接线端子排与所述交流接触器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触头线路包括相互并联的工作触头线路和限流触头线路,在合闸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方式控制限流触头线路先于工作触头线路接通,电容电流由限流触头线路接通,由于限流触头线路上设置了限流电阻,由此对涌流起到了有效的限制作用,减小了涌流强度;由于每个一次开关由相互串联的两个或多于两个的主触头线路串联而成,在合闸过程中有效地增大了总的限流电阻值,进一步减小了涌流强度,同时也减小了限流触头两端的电压差。这些作用都有效地减小了合闸过程中涌流强度,减小了涌流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涉及一次开关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补方式下涉及一次开关部分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共补方式下涉及一次开关部分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式复合开关由交流接触器及其控制器组成,其中交流接触器的数量主要视控制的线路数量以及交流接触器的连接方式确定,控制器的数量通常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这种桥式复合开关主要用作输电线路的低压无功补偿投切开关,用于连接用作无功补充的电容器,通过其开关状态的变换实现电容器的投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源利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源利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2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圈制品端子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IC卡座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