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开口式牙齿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1431.3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田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斌斌;顾卫华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开口 牙齿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术中保护牙齿的一次性开口式牙齿保护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水平的日益发展,人口趋于老龄化,老年人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由于人口的老龄化,需要手术的老年人日渐增多,据专家调查,65岁以上的老人牙齿缺失率高达86.1%,老年人的牙齿缺失的较多,尤其是上下门齿活动或缺失给麻醉插管带来很大的不便,活动的门齿或牙齿脱落甚至掉入气道是每个麻醉医生不愿意碰到也是害怕出现的状况,我们往往用丝线扣住活动的牙齿来减少掉入气道的危险,或事先口腔科会诊解决,但拔除门齿又是病人不希望的,还有一部分上下门齿脱落的病人在插管时喉镜片正好卡在脱落的牙齿中间,给声门的暴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在的牙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尴尬的局面,但上下牙托不方便同时使用,下牙的牙托不好固定,有时影响病人张口的视野,使插管的操作空间减小,这些都是不方便麻醉医生具体操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开口式牙齿保护器,降低了牙齿脱落进入气道的风险,并可上下两个牙托同时使用,进一步减少了插管中喉镜片对牙齿和牙床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次性开口式牙齿保护器,包括自动撑开器、轴、牙托(2个);其中牙托为一次性部分,底部有金属内衬和金属卡口,可以根据个体化的牙床进行调节和塑形,上下两个牙托通过卡口与自动撑开器相连,自动撑开器为金属件,张开后使两个牙托紧帖上下牙齿,通过轴使把手紧贴面颊,其前端正好可以进入牙托的金属卡口内,后端有控制其张开和关闭的撑开固定装置;自动撑开器有助支撑两个牙托和开口,并通过轴使金属手把向下,不影响插管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用方便、操作简单、且能进行上下牙同时固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次性开口式牙齿保护器,包括自动撑开器1、轴2、牙托3(2个);其中牙托3为一次性部分,底部有金属内衬和金属卡口,可以根据个体化的牙床进行调节和塑形,上牙托3-1和下牙托3-2通过卡口与自动撑开器1相连,自动撑开器1张开后使两个牙托3紧帖上下牙齿,通过轴2使把手紧贴面颊,不影响开口和操作,其前端正好可以进入牙托3的金属卡口内,后端有控制其张开和关闭的撑开固定装置;自动撑开器1有助支撑两个牙托3和开口,并通过轴2使金属手把向下,不影响插管的操作;在麻醉诱导后先将上牙托3-1和下牙托3-2套在上下牙齿或牙床上,撑开自动撑开器1使病人张口度达到插管的要求,弯曲前面的轴2使金属把手紧贴面颊,置入喉镜插管,插管成功后松开金属撑开器,同时牙托取出,去除撑开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斌斌;顾卫华,未经田斌斌;顾卫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1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