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将风氢新能源作为动力装置的插秧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1121.1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9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缪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将风氢 新能源 作为 动力装置 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风氢新能源作为动力装置的插秧机,属于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10年4月至7月,中国的水稻田里有近20万台机动插秧机在进行插秧作业,其中90%的机动插秧机使用柴油机提供动力,10%的机动插秧机使用汽油机提供动力,柴油机和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和极端气候事件。
目前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2268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达516亿千瓦时,预计到2020年风力发电要达到1.5亿千瓦的装机容量。全世界风力发电的技术相对成熟,产业化程度较高。特别是海上风力发电的潜力很大,海上风电场将成为主流。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已成功发电。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又是一种间歇性的不可控的能源,传统电网缺少消化和输送大量风电的能力。
由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引起了气候变化。进入2010年,全世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2010年8月11日重庆市江津区气温高达43℃,上海市浦东区也达到了40℃。由于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所 以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
中国的农业机械在2009年用掉3575万吨燃油,占当年汽油和柴油消耗总量的30%左右,其中,农业运输和农田作业用燃油占全部农业燃油消耗的比例超过70%,全国近20万台机动插秧机全部使用依赖化石燃油的柴油机或汽油机提供动力,柴油机或汽油机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这与当前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形势格格不入,人类在下一步该如何向农业机械提供安全的清洁能源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将风氢新能源作为动力装置的插秧机。
在中国的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15%的份额。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发展风电,2010年中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将超过1000万千瓦。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是一次能源。风能受自然环境影响,稳定性差,具有间隙性。氢能是二次能源,氢可通过燃料电池进行化学能-电能的高效转化,与相同用途的热机比较,氢燃料电池的能效可以高出30%左右。氢能作为能源载体,可以大量储存风能。由于储存氢燃料的氢燃料容器可以长途运输和长期储存,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的大量使用,有希望摆脱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和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风能与氢能的结合最终能建成无碳排放能源体系。这一无碳排放能源体系的建立,将使未来的插秧机的动力装置不再向空气中排放二 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排出的产物仅是纯净的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氢能发电作为动力装置的插秧机包括:氢燃料容器8、脚踏操纵装置9、氢燃料电池10、电动机11、水田轮12、插秧爪13、机械传动装置14、计算机控制装置15、秧苗箱16、手动操作装置17、风氢新能源插秧机18、氢燃料输送管19、驾驶座椅20、导向尾轮21、导电线4组成;氢燃料容器8通过氢燃料输送管19与氢燃料电池10连接,氢燃料电池10通过导电线4与电动机11连接,电动机11通过机械传动装置14与插秧机的有关机械部件连接。
氢燃料容器8是高压容器或绝热容器或固体氢化物储存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风力发电制造氢燃料容器;
图2为氢能发电作为动力装置的插秧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陆地上空或海洋上的风力吹动叶片快速旋转,带动风力发电机发出电流,电流输入电解水制氢装置产生氢气,氢气通过输氢管道输入氢燃料容器制造车间,制造出的氢燃料容器被移装在‘风氢燃料电池插秧机’的底部,从氢燃料容器输出的氢燃料通过氢燃料输送管输入氢燃料电池,在氢燃料电池内通过电 化学反应高效释放出电能,电能输入电动机内转换成机械能,机械能在计算机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插秧机各个部件的运转;驾驶员坐在驾驶座椅上,通过手动操纵装置和脚踏操纵装置进行零排放、高质量的插秧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1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