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痰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1098.6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5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秦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痰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可以保护呼吸道不受损伤,用于清理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吸痰管。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领域中,为辅助病人排痰,在临床上大量使用吸痰管,通过负压将痰吸出。现有技术的吸痰管接通负压时,负压的压力不容易控制,负压过大时,吸痰管的吸痰孔容易吸附住病人的呼吸道内壁,在抽拉吸痰管时,对病人的呼吸道内壁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对呼吸道内壁造成损伤的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吸痰管,包括柔性管体和锥形接头,其特点是:所述的柔性管体插入端设有圆滑的凸台,柔性管体的吸痰端口设在凸台顶部正中,靠近凸台根部的柔性管体上设有与柔性管体内腔连通的侧吸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柔性管体插入端的圆滑凸台,从物理上加大了吸痰管的侧吸孔、吸痰端口与呼吸道内壁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吸痰管侧吸孔、吸痰端口与呼吸道内壁的直接接触造成呼吸道内壁的损伤,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防止对呼吸道内壁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柔性管体插入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吸痰管,包括柔性管体2和锥形接头1,所述的柔性管体2插入端设有圆滑的凸台5,柔性管体2的吸痰端口4设在凸台5顶部正中,靠近凸台5根部的柔性管体2上设有与柔性管体2内腔连通的侧吸孔3,侧吸孔3在柔性管体2上规则排列。
在使用时,锥形接头1与排痰设备连接,柔性管体2插入病人的呼吸道,排痰设备给吸痰管加负压,吸痰管通过侧吸孔3和吸痰端口4吸取病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柔性管体2插入端的圆滑凸台5,在物理上加大了侧吸孔3、吸痰端口4与呼吸道内壁之间的距离,这样则避免了吸痰管侧吸孔3、吸痰端口4与呼吸道内壁直接接触,当吸痰管负压过大时,可以防止吸痰管的侧吸孔3、吸痰端口4对呼吸道内壁的吸附,在吸痰管抽拉时,不会因为侧吸孔3、吸痰端口4的吸附而损伤呼吸道内壁,从而达到了保护呼吸道的目的,并且减轻了病人使用吸痰管时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1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