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探用背钳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01053.9 | 申请日: | 2010-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温超勇;蒋谊;冉学平;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 地址: | 6183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钻探 用背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及天然气钻井设备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石油钻探用背钳。
背景技术
随着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其零部件不断改进和提高,包括背钳,背钳的主要结构为悬挂部分和夹紧部分,目前国内常用的背钳为筒式或半筒式,样式由以上两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笨重、减震性差、操作烦琐、背钳工作夹紧范围受结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轻便、操作简单的石油钻探用背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油钻探用背钳,包括钳口体、立柱及安装筋板,所述安装筋板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立柱下端连接有第一夹持框,所述钳口体上连接有第二夹持框,所述第一夹持框与所述第二夹持框之间通过液压油缸连接。
上述结构由立柱、安装筋板、第一夹持框及第二夹持框所组成的悬挂部分与钳口体之间形成“L”型,使得整体结构简洁合理,加工、装配工艺性好,使用维护操作方便,同样型号的顶驱采用的筒式或半筒式背钳重量约为该L型背钳重量的1.5倍。钳口体与悬挂部分的上区域具有给钻杆及其它连接件足够的活动空间,尤其是在本结构中第一夹持框与第二夹持框之间采用液压油缸连接,通过控制液压油缸改变钳口体所处的高度,从而实现钳口体在竖直方向上对不同位置连接件的夹持。
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一夹持框之间连接有减震机构,该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螺栓及减震弹簧,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夹持框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套装在所述连接螺栓上且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相抵接的同时另一端与所述立柱相抵接,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相连接的同时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套装有承载弹簧。
采用上述减震机构,在工作状态时钳口体所夹持的钻杆或其他件受外力冲击时,通过该减震机构,立柱与第一夹持框之间相对滑动退让并得到减震机构的缓冲,避免因刚性连接造成背钳的损坏。
所述安装筋板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2个插销连接。
2个插销的设置目的是,工作时安装筋板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2个插销形成固定连接,当需要更换钳口体及相关部件时,取下其中一个插销,另一个插销作为转轴可以达到倾开背钳,方便相关部件的更换。
所述第二夹持框与钳口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当需要更换钳口体及相关部件时,直接从下部用工具松开固定螺栓,即可取下钳口体,不需要向筒式或半筒式背钳,还要将左右钳口体分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钳口体高度的调整从而满足实际的夹持需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石油钻探用背钳,包括钳口体1、立柱2及安装筋板3,所述安装筋板3与所述立柱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下端连接有第一夹持框4,所述钳口体1上连接有第二夹持框5,所述第一夹持框4与所述第二夹持框5之间通过液压油缸6连接。
所述立柱2与所述第一夹持框4之间连接有减震机构7,该减震机构7包括固定块7a、连接螺栓7b及减震弹簧7c,所述固定块7a与所述第一夹持框4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7c套装在所述连接螺栓7b上且一端与所述固定块7a相抵接的同时另一端与所述立柱2相抵接,所述连接螺栓7b的一端与所述立柱2相连接的同时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7a套装有承载弹簧7d。
所述安装筋板3与所述立柱2之间通过2个插销8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框5与钳口体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1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显示装置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LED显示单元模组及其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