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间隙屏蔽中压交联电缆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302630.1 | 申请日: | 2010-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6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塑力集团超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 地址: | 30046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间隙 屏蔽 交联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间隙屏蔽中压交联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行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对电缆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样就对电缆的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压电缆的屏蔽层一般包括导体屏蔽层、绝缘屏蔽层和金属屏蔽层,现有技术中,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为挤包式结构,金属屏蔽层为重叠绕包式结构,单层软铜带在绕包的过程中会有15%左右的重叠带,即自搭15%,具有这种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在生产过程中的进给速度要严格控制,以保证其金属屏蔽层具有15%的自搭带,上述生产过程中,电缆的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电缆生产效率的双层间隙屏蔽中压交联电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间隙屏蔽中压交联电缆,包括电缆导体,电缆导体的外表面上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分相金属屏蔽层,以此构成缆芯,三根相同的缆芯绞合成缆后外表面上依次包覆包带层、内护层、铠装层以及外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相金属屏蔽层由内包层和外包层组成,内包层以间隙无重叠的方式包裹在绝缘屏蔽层上,外包层完全覆盖内包层的间隙且以间隙无重叠的方式包裹在内包层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内包层和外包层均为软铜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分相金属屏蔽层为双层间隙绕包结构,分相金属屏蔽层由内包层和外包层组成,内包层以间隙无重叠的方式包裹在绝缘屏蔽层上,外包层完全覆盖内包层的间隙且以间隙无重叠的方式包裹在内包层的外侧,具有这种绕包结构的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其生产过程中的电缆进给速度加快,从而可有效提高电缆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屏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缆导体;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分相金属屏蔽层;5-1、内包层;5-2、外包层;6、包带层;7、内护层;8、铠装层;9、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双层间隙屏蔽中压交联电缆,包括三根相同的缆芯,所述缆芯以电缆导体1为芯,电缆导体1的外表面上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和软铜带绕包而成的分相金属屏蔽层5,上述三根相同的缆芯绞合成缆后用包带层6扎紧,包带层6外表面上依次包覆内护层7、铠装层8以及外护套层9,以此构成中压交联电缆。上述分相金属屏蔽层5由内包层5-1和外包层5-2组成,且内包层5-1和外包层5-2均为软铜带,内包层5-1以间隙无重叠的方式包裹在绝缘屏蔽层4上,外包层5-2完全覆盖内包层5-1的间隙且以间隙无重叠的方式包裹在内包层5-1的外侧。
由于分相金属屏蔽层5的内包层5-1和外包层5-2均采用间隙无重叠的绕包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中压交联电缆的生产过程,具有上述金属屏蔽层的电缆的生产过程中,可增加电缆的进给速度,以形成间隙无重叠的内包层5-1和间隙无重叠的外包层5-2,从而可有效提高电缆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塑力集团超高压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塑力集团超高压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2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金属护套轧纹外切刀具
- 下一篇:印刷连线式远红外线烤版机构造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