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育苗孵化和培育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302452.2 | 申请日: | 201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0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侯旭光;梅俊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旭光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 地址: | 264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苗 孵化 培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成活率高的,特别适用于鲍鱼的育苗孵化和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大规模人工水产养殖是近年来新光的产业,水产人工养殖的重要环节是育苗、养苗,现有的鲍鱼育苗用孵化一般采用桶状容器,桶的形状为圆柱形或立方形,当受精卵孵化上浮时,采用人工用盘不断将孵化受精卵连同海水舀出,放入培育桶内并每天更换两次新鲜的海水,换水时将筛绢箱放入缸中,将水与幼体分离,然后抽水管葱筛绢箱内将水抽出,再将新鲜海水从桶顶注入,
其不足一是幼体在静止的水中,幼体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自身排除的代谢物不能及时清除,细菌大量繁殖,生存环境容易恶化;二是需要时时有人不停地舀出浮游幼体并注入新水,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如果管理人员不及时疏散幼体,会发生浮游幼体密度过大导致生命力下降甚至死亡,或者因持续注水使幼体随水流溢出,造成重大损失;三是因为水流从上部注入,会搅动缸内水体,使受精卵脱落的卵壳与浮游幼体混合在一起,卵壳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容易引起细菌的滋生,因此会影响到浮游幼体的健康和发育;四是注入水产生的水流干扰浮游幼体的自由游动,使游动能力不同的幼体混合在一起,不能使不同活力的幼体自然区分,桶内的水流和相互碰撞不可避免的造成幼体的损伤,增加死亡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劳动强度低、使用成本低、苗体成活率高、使用效果好的育苗孵化和培育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育苗孵化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育苗孵化桶和培育桶两个桶体,育苗孵化桶的位置高于培育桶,育苗孵化桶一侧设有集水槽,集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孔,导管一端与出水孔相连接,另一端设在培育桶内,育苗孵化桶与集水槽连接处设有导水凹槽,培育桶的桶壁上设有出水管。
本实用新新型中培育桶桶壁上的出水管呈“L”形,出水管的进水口设在桶体中部并设有滤网,以防止幼体流失。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培育桶的桶底设有排水口,以及时排出桶体内的污物。
本实用新型育苗孵化桶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出水口设在桶底上方,进水管的出水口背向桶底,以使受精卵脱落的卵壳留在桶的底部,与浮游幼体分离,不会进入培育桶,从而影响到浮游幼体的健康和发育。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新鲜海水由进水管出口缓缓注入,幼体随水流上升至桶壁导水凹槽后进入集水槽,通过槽底出水口流入导管进入培育桶内,培育桶内多余的水由出水管流出,其优点一是不需要时时有人照看,健康的幼体随水流自然流入培养缸中;二是因为水流从底部一侧缓慢注入,不会搅动缸内水体,使受精卵脱落的卵壳留在缸的底部,与浮游幼体分离,不会进入培养缸,从而影响到浮游幼体的健康和发育;三是注入水产生的水流平缓,不会干扰浮游幼体的自由游动,使游动能力不同的幼体自然分离,只有游动能力强的幼体混合在一起,才能使不同活力的幼体自然区分;四是培育桶内的水体缓慢流动,不断有水流进入和流出,可保幼体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六是换水过程不间断,而且柔和,避免幼体相互碰撞和集中堆积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所示,一种育苗孵化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育苗孵化桶1和培育桶2两个桶体,苗桶孵化桶1和培育桶2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育苗孵化桶1的位置高于培育桶2,育苗孵化桶1一侧设有集水槽3,集水槽3底部设有出水孔,导管4一端与出水孔相连接,另一端设在培育桶2内,育苗孵化桶1与集水槽3连接处设有导水凹槽,培育桶2的桶壁上设有出水管5,出水管5呈“L”形,出水管5的进水口设在桶体中部并设有滤网6,以防止幼体流失,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培育桶的桶底设有排水口8,排水口8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以及时排出桶体内的污物。
另外,本实用新型育苗孵化桶1设有进水管7,进水管7的出水口设在桶底上方,进水管7的出水口背向桶底,以使受精卵脱落的卵壳留在桶的底部,与浮游幼体分离,不会进入培育桶,从而影响到浮游幼体的健康和发育。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新鲜海水由进水管出口缓缓注入,幼体随水流上升至桶壁导水凹槽后进入集水槽,通过槽底出水口流入导管进入培育桶内,培育桶内多余的水由出水管流出,其优点一是不需要时时有人照看,健康的幼体随水流自然流入培养缸中;二是因为水流从底部一侧缓慢注入,不会搅动缸内水体,使受精卵脱落的卵壳留在缸的底部,与浮游幼体分离,不会进入培养缸,从而影响到浮游幼体的健康和发育;三是注入水产生的水流平缓,不会干扰浮游幼体的自由游动,使游动能力不同的幼体自然分离,只有游动能力强的幼体混合在一起,才能使不同活力的幼体自然区分;四是培育桶内的水体缓慢流动,不断有水流进入和流出,可保幼体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六是换水过程不间断,而且柔和,避免幼体相互碰撞和集中堆积造成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旭光,未经侯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2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