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客车气瓶布置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301845.1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申云峰;邢红宝;朱顺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骏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 | 分类号: | B60K15/0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11130 四川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客车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使用CNG燃料的公路客运客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天然气客车气瓶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政策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客车使用经济性需求的提高,CNG作为一种清洁、经济的新型能源深受使用者欢迎,率先在公交客车上得到广泛使用。近年来公路客运客车也逐渐推广使用CNG,但由于气瓶布置与行李舱容积要求存在矛盾,限制了CNG在公路客运客车上的发展。
现有布置方式一种是将5至6只CNG气瓶布置在客车顶部。此种方式满足了公路客运客车行李舱容积要求,但增加了整车重心高度,降低行驶稳定性,客车安全性受到影响。
现有布置方式另一种是将5至6只CNG气瓶横置在行李仓部位(如图4、5所示)。此种布置方式降低了重心高度,但存在空间浪费大,行李舱结构受限,行李舱尺寸和容积满足不了客车等级评定标准要求,行李舱内凌乱、使用不方便等缺点。
具体的讲:对于横置方式中的气瓶悬挂梁11必然会从行李舱12下面通过,这样在行李舱12与气瓶13之间必然会间隔至少气瓶悬挂梁11高度大小相当的距离,在总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在气瓶悬挂梁11上铺上行李舱地板后,行李舱12的净高度H将被气瓶悬挂梁11占用,致使行李舱高度H达不到客车等级评定标准所规定的高度尺寸,等级评定时不被计算行李舱容积而成为“无用”行李舱;同时,横向布置由于气瓶长度与车身宽度的差距,使车身宽度方向上气瓶两端的空间(如图5中A区域)被浪费不能利用,行李舱容积达不到客车等级评定要求容积。
部分横向布置为使行李舱高度H达到客车等级评定要求而将气瓶悬挂梁之间的仓体地板高度降低,但悬挂梁必然突出于仓体内部,使行李仓体内凌乱、高低不平,影响行李取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保证客车行李舱尺寸和容积满足客车等级评定标准要求,同时保持行李舱内部整齐规范,取放行李方便并不必增加整车重心高度保证行车安全的天然气客车气瓶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然气客车气瓶布置结构,包括车身骨架、行李舱、车架桁架及气瓶,沿车身纵向相邻两车架桁架之间的空间为所述李舱,所述车架桁架下端成对焊接有气瓶悬挂梁,该气瓶悬挂梁横向布置且其两端焊接在所述车身骨架两侧的立柱上,所述气瓶悬挂梁上设置有吊架,该吊架上放置所述气瓶,在位于所述吊架中部纵向布置有气瓶连接梁,该气瓶连接梁焊接在所述气瓶悬挂梁上,其中所述气瓶连接梁处于放置好的两气瓶之间的间隙内并与所述吊架中部焊接。
采用上述结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了客车下部行李舱区域的结构,通过将气瓶纵向布置以及对气瓶连接梁、气瓶悬挂梁位置的巧妙设计,尤其是气瓶悬挂梁的位置,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纵向相邻两车架桁架之间的空间为行李舱,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车架桁架位置的特殊性,将用于悬挂气瓶的气瓶悬挂梁横向焊接在车架桁架,这样就有效避开了气瓶悬挂梁通过行李舱下表面,同时气瓶连接梁是从两气瓶之间的间隙内通过,使行李舱地板与气瓶之间几乎可以达到贴合,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部件占用总体高度,这样行李舱的高度H和尺寸就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达到客车等级评定标准要求。
所述气瓶悬挂梁上设置有3组所述吊架,每组吊架在两根气瓶悬挂梁之间纵向成对布置,每组吊架上放置有2个所述气瓶。
通常每辆客车能安装6个气瓶,每两个气瓶形成一组,在本实用新型中气瓶纵向布置,气瓶的两头挂在两根气瓶悬挂梁之间纵向对称布置的一对吊架上。
所述吊架由弧形气瓶支撑板、连接柱及一对吊架连接板组成,所述吊架连接板焊接在所述气瓶悬挂梁上,所述弧形吊架支撑板与吊架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柱连接。
该吊架结构能有效保证气瓶放置的牢固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通过对气瓶连接梁、气瓶悬挂梁位置的重新巧妙设计有效保证客车行李舱尺寸和容积满足客车等级评定标准要求,同时保持行李舱内部整齐规范,取放行李方便并不必增加整车重心高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背景技术中原有布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骏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骏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1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电动/摩托车遮阳罩
- 下一篇:数字拼板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