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有效
申请号: | 201020301664.9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9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贾素红;赵庆斌;廖永昌;刘勇;任德顺;田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2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路 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尤其涉及一种用于500千伏线路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500千伏线路同塔双回路直线塔由塔身和塔头组成,所述塔头包括自塔身顶部向下依次并列设置的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所述上导线横担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上横担基面和与上横担基面的两端相连的对称设置在塔身两侧的两个上横担斜面,在铅垂线方向上,所述上横担基面位于两个上横担斜面之上,所述中导线横担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中横担基面和与中横担基面的两端相连的对称设置在塔身两侧的两个中横担斜面,在铅垂线方向上,所述中横担基面位于两个中横担斜面之下,所述下导线横担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下横担基面和与下横担基面的两端相连的对称设置在塔身两侧的两个下横担斜面,在铅垂线方向上,所述下横担基面也位于两个下横担斜面之下,且中横担基面的水平长度大于上横担基面的水平长度,也大于下横担基面的水平长度,导线排布方式为鼓形垂直排列。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减少线路走廊宽度,但整体塔身高度较高,不利于线路避雷,钢材消耗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塔身整体高度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塔身和塔头,所述塔头包括自塔身顶部向下依次并列设置的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所述上导线横担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上横担基面和与上横担基面的两端相连的对称设置在塔身两侧的第一上横担斜面和第二上横担斜面;所述中导线横担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中横担基面和与中横担基面的两端相连的对称设置在塔身两侧的第一中横担斜面和第二中横担斜面;所述下导线横担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下横担基面和与下横担基面的两端相连的对称设置在塔身两侧的第一下横担斜面和第二下横担斜面;所述中横担基面的水平长度大于上横担基面和下横担基面的水平长度,在铅垂线方向上,所述第一中横担斜面、第二中横担斜面、第一下横担斜面和第二下横担斜面都位于中横担基面和下横担基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铅垂线方向上,所述两个中横担斜面和两个下横担斜面位于中横担基面和下横担基面之间,所以可以降低塔头的整体高度,从而可以降低整个塔身的整体高度,有利于导线避雷和节省钢材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的示意图;
图2为常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上横担基面,2-中横担基面,3-下横担基面,4A-第一上横担斜面,4B-第二上横担斜面,5A-第一中横担斜面,5B-第二中横担斜面,6A-第一下横担斜面,6B-第二下横担斜面,7-塔身,8、8A、8B、8C-导线,9-塔头,10-常规上横担基面,11-常规中横担基面,12-常规中横担斜面,13-常规下横担基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塔身7和塔头9,所述塔头9包括自塔身7顶部向下依次并列设置的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所述上导线横担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上横担基面1和与上横担基面1的两端相连的对称设置在塔身7两侧的第一上横担斜面4A和第二上横担斜面4B,所述上横担基面1位于第一上横担斜面4A和第二上横担斜面4B之上;所述中导线横担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中横担基面2和与中横担基面2的两端相连的对称设置在塔身7两侧的第一中横担斜面5A和第二中横担斜面5B;所述下导线横担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下横担基面3和与下横担基面3的两端相连的对称设置在塔身7两侧的第一下横担斜面6A和第二下横担斜面6B;所述中横担基面2的水平长度大于上横担基面1和下横担基面3的水平长度,在铅垂线方向上,所述第一中横担斜面5A、第二中横担斜面5B、第一下横担斜面6A和第二下横担斜面6B都位于中横担基面2和下横担基面3之间。另外,以上所述上横担基面也可以位于第一上横担斜面和第二上横担斜面之下。优选方式为如图1所示,所述上横担基面1位于第一上横担斜面4A和第二上横担斜面4B之上,采用上述结构,便于高压线路的布置。
在相同条件下,由图2可知,常规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在设计时,由于常规中横担基面11的水平长度大于常规上横担基面10的水平长度,所以要考虑常规上导线横担的挂点上悬挂的导线8B与常规中横担斜面12之间的距离,由于导线8B在空中垂直悬挂,在风力作用下会来回摇摆,为了使导线8B不与常规中横担斜面12之间发生碰撞,要保证常规上横担基面10与常规中横担基面11之间保持合适距离L1;而本实用新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在设计时,由图1可知,要考虑上导线横担的挂点上悬挂的导线8与中横担基面2之间的距离,使导线8不与中横担基面2之间发生碰撞,所以要保证上横担基面1与中横担基面2之间保持合适距离L2。由于常规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的常规上横担基面10与常规中横担基面11之间还设置有常规中横担斜面12,而本实用新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的上横担基面1与中横担基面2之间没有第一中横担斜面5A和第二中横担斜面5B,所以很显然,在设计时,L1的距离要大于L2的距离。此外,由于中横担基面2的水平长度大于下横担基面3的水平长度,所以设计时只需考虑使中导线横担的挂点上悬挂的导线8A不与下横担基面3的端部发生碰撞即可,对于常规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设计时也是如此,即保证常规中导线横担的挂点上悬挂的导线8C不与常规下横担基面13的端部发生碰撞,因此本实用新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的中横担基面2与下横担基面3之间的距离可以与常规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的常规中横担基面11与常规下横担基面13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完全符合设计使用要求,综合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的整个塔头9的高度可以得到降低,从而使得整个塔身7的高度也可得到相应降低,有利于避雷,另外,塔身7的整体高度的降低,还可以有效节省钢材的使用量,可以节约大量资源。例如,其它设计指标一定的情况下,呼称高为36米的本实用新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的整体高度比呼称高为36米的常规的同塔双回路直线塔的整体高度要减少1.8米,同时,钢材使用量也减少0.427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1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建筑物装饰塔
- 下一篇:一种抗震型整体洗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