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301597.0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林银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H01H50/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式 电磁 继电器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能够较好地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机电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设备中。现有技术的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如图1所示,该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1′、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磁路部分由轭铁21′、衔铁22′、铁芯23′、线圈24′和线圈架25′组成,铁芯23′穿过线圈架25′的孔,与轭铁21′铆接并形成磁通路,衔铁22′以轭铁21′的刀口为转动支点,衔铁22′的工作面与铁芯23′极面在磁通作用下相互吸引而运动,作为触点回路的接触部分的动簧31′分别与轭铁21′、衔铁22′铆接相固定,衔铁22′动作时带动动簧31′动作,使接触系统工作。接触系统包括有动簧31′和含有常开触点的静簧32′,接触系统还可以包括含有常闭触点的静簧。静簧32′通常被设计成Z字形结构(如图1所示),该Z字形静簧32′是安装在底座中,在底座1′上设有一个通孔11′,Z字形静簧32′的一个臂321′与触点连接,另一个臂322′穿过底座的通孔11′延伸成为继电器安装用的引出脚,Z字形静簧32′通过臂322′与底座通孔11′的过盈配合,使Z字形静簧32′固定在底座1′上;Z字形静簧32′的中间臂323′沿着与底座横向平行的方向自由延伸而处于悬空状态,参见图2所示,Z字形静簧32′的中间臂323′与上方的线圈架25′之间存在有一个间隙301′,Z字形静簧32′的中间臂323′与下方的底座1′之间也存在有一个间隙302′。
这种结构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一般与插座配合进行安装,安装时会存在一定的安装应力,安装应力的存在与材料的热胀冷缩的固有特性相互作用,当继电器在低温和高温等不同环境条件中工作时,继电器触点的位置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继电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如图3所示,当受应力F1的作用时,Z字形静簧32′因臂322′与底座1′固定,底座1′为塑料材料,具有一定的变形,导致Z字形静簧32′与触点连接的臂321′朝S1方向移动,反之,如果受F2力的作用,则Z字形静簧32′的臂321′就朝S2方向移动,使得继电器的稳定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是利用在线圈架上设置有抵靠Z字形静簧中间臂的凸缘和在底座上设置有抵靠Z字形静簧中间臂的凸筋,从而形成对Z字形静簧中间部分的稳定夹持,来达到提高继电器的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包括底座、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安装在底座上;磁路部分包括有轭铁、衔铁、铁芯、线圈和线圈架;接触部分包括带有动触点的动簧和一个带有常开触静点的Z字形静簧;该Z字形静簧包括与常开触静点连接的第一臂、用来固定于底座并作为继电器引出脚的第二臂和一体连接在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中间臂;在底座上设有一个通孔,Z字形静簧的第二臂穿过底座的通孔并与底座通孔呈过盈配合相固定,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沿着与底座横向平行的方向自由延伸而处于底座的上方;在线圈架的底部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上表面的凸缘,在底座中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下表面的凸筋,且线圈架的凸缘与底座的凸筋分别设在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的线圈架包括绕线柱和与绕线柱两端相接的第一挡板体、第二挡板体;线圈缠绕在绕线柱上;铁芯的小端由第一挡板体外侧穿过线圈架后在第二挡板体外侧与轭铁相固定;在第一挡板体的底端沿还一体向下延伸设有用来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上表面的凸缘。
所述的线圈架的第一挡板体的底部设有用来插装线圈引出脚的第一连接部,底座中设有用来部分容纳该第一连接部的凹腔;所述底座的凸筋由该底座的凹腔的腔底向上一体凸出延伸构成。
所述的由凹腔的腔底向上一体凸出延伸的凸筋为两个。
所述的底座中设有用来插装Z字形静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底座的通孔设在该第二连接部中;所述底座的凸筋由该底座的第二连接部向侧面一体凸出延伸构成。
所述的由第二连接部向侧面一体凸出延伸的凸筋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1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