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丸模子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301551.9 | 申请日: | 2010-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龙胶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1/38 | 分类号: | B29C41/38;A61J3/07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 地址: | 31256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丸 模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物容器加工机械领域,尤其与制作胶丸的模子有关。
背景技术
药物胶丸的制备包括上胶、烘干、拔胶等工序,胶板上的模子浸入胶液上胶后在烘干线烘干,再从烘干线传输到拔胶机,由拔胶机将一个个烘干的胶丸拔下。现有在使用的模子呈圆柱形,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直径略大于上段,下段用于插入胶板,模子的头部为半球形,在靠近模子头部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使用这样的模子制作出来的胶丸在其内腔靠近底部处就会形成凸起,用于A、B胶丸套合时相互卡住,使A、B胶丸套合后不容易脱出,但是,仅仅依靠该凸起的作用,A、B胶丸套合还不够紧密,仍会出现A、B胶丸脱开的状况,装药后药粉容易掉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增强胶丸套合紧密度的胶丸模子,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胶丸模子,由上、下两段模子体组成,上段模子体为圆柱形,其头部为半球形,在靠近上段模子体头部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上段模子体的头部和中间部位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环形凹槽,使制作出的胶丸在内腔壁上形成两个环形凸起,使A、B胶丸套合更紧密。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使制作出的胶丸套合更紧密,能有效防止填料后的胶丸脱开和药粉掉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下两段模子体组成,上段模子体1为圆柱形,其头部为半球形,在靠近上段模子体1头部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凹槽2,凹槽2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上段模子体1的头部和中间部位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环形凹槽3,使制作出的胶丸在内腔壁上形成两个环形凸起,使A、B胶丸套合更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龙胶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龙胶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15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蚊香坯料成型机
- 下一篇:四自由度柔性工业取料机械手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