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压缩机活塞与球连杆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301479.X | 申请日: | 2010-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孔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冷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 地址: | 31130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压缩机 活塞 连杆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制冷压缩机活塞与球连杆组件,属于制冷压缩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冰箱、冷柜等制冷设备中,全封闭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通常是在曲轴驱动的连杆的带动下作伸缩往复的直线运动。现有技术中,活塞与球连杆依靠活塞内部的球形容纳部和球连杆的球形头部进行转动配合来降低曲轴摆动带来的非直线运动方向的外力干扰。因此,球形容纳部与球形头部需要无障碍的灵活配合,这就要求与连杆的球形头部的转动配合面加工精度要高。现有结构的球形容纳部通常在活塞内部直接铣出来,一但其与球形头部的配合面不符合精度要求,整个活塞就可能面临报废,加工不便,成本高。此外,由于球形容纳部将容纳球形头部的绝大部分,其开口处小于球形头部直径,所以还要求球形容纳部便于球形头部安装到其中,并且安装后仍能保证配合面与球形头部灵活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依靠球面与球连杆转动配合、工件加工难度低、成本低、装配方便、灵活性好的制冷压缩机活塞与球连杆组件。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制冷压缩机活塞与球连杆组件,包括内部设有球形容纳部的活塞和具有置于球形容纳部内的球形头部的球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容纳部为活塞空腔内的突起部,其内设有与球形头部配合的球瓦,所述的球瓦为具有内凹球冠面的金属片材冲压件且分为球冠面的高度不小于半径的上球瓦和等高环状的下球瓦。这样的结构在现有技术的球形容纳部内增设了球瓦,分体制造上球瓦、下球瓦,只要保证与球形头部的配合面精度达到要求即可,不符合精度时可以分别更换,冲压技术降低了制造难度,成本较低。装配时,由于球形容纳部的开口大于等于上球瓦的外直径,便于上球瓦(高度等于半径为宜)置于球形容纳部内,然后将下球瓦套置在连杆的球形头部后置于上球瓦内,再通过挤压活塞空腔内的突起的球形容纳部的开口,令其收拢从而保证球形头部不会脱开,装配方便,而且上、下球瓦基本不发生形变,能保证装配后,球瓦与球形头部转动配合灵活,降低曲轴摆动带来的非直线运动方向的外力干扰。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可以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或其组合:
所述的下球瓦的外侧壁上设有垫圈。装配时,可对挤压力进行缓冲,尽可能减少对球瓦的施力,防止其形变影响与球形头部的配合。
所述的球瓦贴敷在球形容纳部内壁上。使球瓦能获得更均匀的支撑力,保证长时间转动配合不形变。
所述的球形容纳部开口处设有环台,所述的垫圈设置在环台上。便于装配垫圈,同时这样的结构降低了球形容纳部开口处的壁厚,便于装配时略微挤压施力即可令开口处形变牢固限定下球瓦不脱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特殊结构的球形容纳部及其内的球瓦,依靠球瓦与连杆的球形头部配合,在装配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配合面的影响,分体制造球瓦,工件加工难度低、精度有保证,成本低,通过球形容纳部收口装配方便、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塞与球连杆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塞,2、球连杆,3、上球瓦,4、下球瓦,5、垫圈,6、环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制冷压缩机活塞与球连杆组件,包括内部设有球形容纳部的活塞1和具有置于球形容纳部内的球形头部的球连杆2,球形容纳部为活塞空腔内的突起部,其内设有与球形头部配合的球瓦,球瓦为具有内凹球冠面的金属片材冲压件且分为球冠面的高度不小于半径的上球瓦3和等高环状的下球瓦4。下球瓦的外侧壁上设有垫圈5。球瓦贴敷在球形容纳部内壁上。球形容纳部开口处设有环台6,垫圈设置在环台上。
图2所示,活塞与球连杆装配前,其球形容纳部的开口处的侧壁通常竖直,装配球连杆后,经挤压收口限制球形头部。
以上图1、2所示的制冷压缩机活塞与球连杆组件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形状、规格、材质等方面的修改,在此不多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冷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冷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1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速油泵试验台液压装置
- 下一篇: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废气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