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有导电防腐层的搭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301264.8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金海玲;万杰;刘强;马芳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防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电气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腐蚀、抗氧化、低接触阻抗的搭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电器系统的车体搭铁很多,诸如底盘、发动机等部件都可以作为车体搭铁的组成部分,这些部件可以作为电器部件的搭铁点并保证电气回路的可靠传递;整车接地点的分布及分配应均匀,具体的接地点的位置应根据用电设备所在的区域决定;不合适的布置经常会导致导线和连接点的增加,并且可能会导致电子器件装置间的噪声耦合。随着整车电路系统越来越复杂,对搭铁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搭铁点和大电流接线柱的接触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公告日2007年11月28日,公告号CN20098152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搭铁,由搭铁电线和车身钢板组成,在车身钢板上有固定搭铁电线的螺母,在螺母附近还设计有一方孔,搭铁电线的端头有与螺母对应的孔和与方孔对应的卡爪,搭铁电线端头的卡爪卡于方孔中,由螺栓穿过搭铁电线端头的孔和车身钢板上的螺母将搭铁电线和车身钢板连接固定。该专利将搭铁电线端头直接固定在车身钢板上,两个硬质的安装面直接固定一起,会存在气隙,容易被氧化和腐蚀,并且接触阻抗也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搭铁结构中存在的容易被氧化和腐蚀、接触阻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防腐蚀、抗氧化、低阻抗的搭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涂有导电防腐层的搭铁结构,包括搭铁端子和车体钢板,搭铁端子与车体钢板之间设有一层导电防腐层。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防腐层的材料为电接触保护脂。电接触保护脂采用复合皂稠化全合成特种单分子基础油,并加有多种高性能添加剂调制而成,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和防腐效果;该电接触保护脂为膏状,具有流变性。
搭铁端子和车体钢板均为硬质的材料,两个硬质的安装面直接固定一起,会存在气隙,容易被氧化和腐蚀,并且接触阻抗也会比较大。因此,在固定搭铁端子时,先涂上一层具有导电防腐性能的电接触保护脂,再固定在车体钢板上,这样,在搭铁端子与车体钢板之间就会形成一层导电防腐层。由于电接触保护脂为膏状,具有流变性,填充在两安装面之间的气隙里,从而使两安装面无气隙连接,使金属接触面长时间处于无锈蚀氧化状态,其接触面具有接近银的导电性能,既实现了防腐蚀抗氧化的效果,又达到了降低接触阻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搭铁端子和车体钢板的安装面之间涂有一层具有导电防腐性能的电接触保护脂,从而使两安装面无气隙连接,既实现了防腐蚀抗氧化的效果,又达到了降低接触阻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钢板,2---搭铁端子,3---螺栓,4---导电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在安装搭铁端子2时,先在搭铁端子2的安装面上涂上一层电接触保护脂,然后通过螺栓3将搭铁端子2固定在车体钢板1上,从而在搭铁端子2和车体钢板1的安装面之间就会形成一层导电防腐层4,达到防腐蚀、抗氧化、降低接触阻抗的目的,提高了搭铁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12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强氧化还原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电池和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