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301244.0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任虹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投影仪 高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度调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仪以轻巧的体积、时尚的外观、成熟的显示技术、较高的性价比,并通过投影到专用幕布、屏幕或墙体上,即可实现大尺寸的画面图像。在教育、娱乐和商业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投影仪的成像需要,需要将投影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进行投射而得到所需视觉图像。
如图1和图2,传统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整机1’、紧固装置2’和高度调节装置3’,整机1’与高度调节装置3’配合,紧固装置2’与整机1’和高度调节装置3’配合,通过调节高度调节装置3’,再利用紧固装置2’的紧固、定位作用,实现整机1’的高度调节。
传统的高度调节装置主要是采用高度调节装置的螺纹紧固、紧固装置的螺栓定位来实现整机的高度调节;这种装置不仅使得调节步骤比较烦琐,而且调节量只能通过人为调节,准确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可以使得投影仪的镜头端实现调节步骤简单和高度的精确调节。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调节杆座和限位调节件,壳体的底部平面上设置有安装孔,调节杆座穿过安装孔安装在壳体上并可沿安装孔的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限位调节件设置在壳体上,调节杆座通过设置在限位调节件与调节杆座之间的卡止结构轴向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调节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调节件平行于壳体底面的平面上设置通孔,调节杆座穿过通孔并可沿通孔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卡止结构包括设置在限位调节件上的弹性结构,限位调节件通过弹性结构与调节杆座接触且接触部位的形状匹配形成卡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卡止结构包括设置在调节杆座杆部的调节凸起,调节杆座通过调节凸起与限位调节件接触且接触部位的形状匹配形成卡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座杆上部设置一个上限位凸起、杆下部设置一个下限位凸起,壳体设置在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之间。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杆座杆下部的下限位凸起与壳体底部平面之间可设置弹簧,弹簧伸缩方向与调节杆座杆轴向同向。
采用这种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由于调节杆座在自重或自重与弹簧的弹力共同作用下可以沿调节杆座的杆轴向自由移动,并通过限位调节件与调节杆座形成的卡止结构实现调节杆座的轴向限位,从而使得投影仪在使用该装置时,其高度可以实现自由调节,且调节步骤简单,调节量精确。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传统的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沿A-A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影仪的另一种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影仪的另一种高度调节装置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影仪的另一种高度调节装置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影仪的另一种高度调节装置沿A’-A’的剖面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壳体1、安装孔1a、侧孔1b、限位卡子1c、导向筋1d、调节杆座2、调节凸起2a、上限位凸起2b、下限位凸起2c、限位调节件3、通孔3a、弹性结构3b、弹簧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7所示,用于投影仪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调节杆座2和限位调节件3,壳体1的底部平面上设置有安装孔1a,调节杆座2穿过安装孔1a安装在壳体1上并可沿安装孔1a的轴向移动,限位调节件3设置在壳体1上,调节杆座2通过设置在限位调节件3与调节杆座2之间的卡止结构轴向限位。在投影仪投射角度需要改变时,调节该装置可以实现投影仪投射端的高度,并与水平面形成所需投射角度。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1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居系统
- 下一篇:一种触须式非金属振动传感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