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咽部观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300705.2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4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丁芝琴;任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式咽部 观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咽部观察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类的咽部是呼吸道的最上端。当人们被病毒和细菌侵袭时,通常最先被感染的是咽部,所以当病人因感冒去医院门诊时,大夫一定要先观察病人的咽部。近些年来,流行型感冒越来越多,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更加关注,对流感的预防也更加重视。早期发现流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及时在咽部发现病变的症候。
目前观察咽部的方法主要是,用压舌板压下舌的根部,再用手电筒将咽部照亮来观察咽部。但目前普遍存在的不足是:
观察咽部时,一只手拿压舌板,另一只手握手电筒。此时,观察者的两只手都被占用,在观察过程中若需要用咽拭子提取咽部分泌物,则无法实现。
若要使用咽拭子,则必须将手电筒放下,这样会使咽部的光照不足,不便操作。对于很重要的扁桃体隐窝位置,因为该位置比较靠后,同时位置偏,将给操作者带来更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咽部观察器,解决了现有的咽部观察方法操作不便,观测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咽部观察器,包括圆柱形筒体,筒体的内部开有两端和筒体外部相连通的空腔,空腔一端的开口为台阶孔,台阶孔的直径小于空腔的直径,筒体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平面凹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手持式咽部观察器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简便,适用于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检查。
(2)该咽部观察器也可在普通家庭中推广使用,帮助群众尽早发现病人咽部的感染情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避免延误病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咽部观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凹面,2.台阶孔,3.空腔,4.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咽部观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形筒体4,筒体4的内部开有两端和筒体4外部相连通的空腔3,空腔3的直径为22毫米,略大于符合国标QB/T2198-1996的小型手电筒外径。空腔3一端的开口为台阶孔2,台阶孔2的直径略小于符合国标QB/T2198-1996的小型手电筒外径。筒体4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平面凹面1,该凹面1的尺寸与压舌板的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先将手电筒从观察器的B端装入空腔3,手电筒的头部朝向A端,利用台阶孔2实现手电筒的定位。手电筒的头部顶在该台阶孔2处,确保不会脱出,同时也不影响射出光线。将压舌板放置到凹面1上,用手指压紧即可。将压舌板伸入口腔,打开手电筒电源,这样就可以完成观察咽部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咽部观察器,设计了放置小型手电筒的位置和放置压舌板的位置,操作者可用一只手完成压舌和照明的工作,而用另一只手完成咽拭子提取咽部分泌物的工作,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0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配矿泉水瓶口的雾化喷头
- 下一篇:皮带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