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抄表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300524.X | 申请日: | 201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9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穆宇;赵祖朝;黄世衍;陈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三宇仪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林辉轮;熊晓果 |
地址: | 610504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远程抄表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远传的电气仪表也纷纷进入到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家居智能化和小区智能化,也不单单是个别高档小区所能拥有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社区中,都加装了各种通信方式的自动抄表系统。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及成本不断降低,光电直读抄表系统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青睐。许许多多的企业都看到了光电直读远传水电气表的商业契机,短时期内,市场上便出现了架构于各式各样的通信技术的远传系列产品。开发一套稳定、准确而便捷的抄表系统也便成了各大厂家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而开发这么一套系统的核心技术与技术难点又在通信系统上。目前,市场上的常见的光电直读抄表系统中通信方式有载波型、无线型、485总线传输型,和M-Bus型。
下面对四种通信方式进行简要的比较:
1、电力线载波技术在自动抄表中的应用时间比较长,但主要是用于电表上。就载波技术而言,对载波通信成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就是噪声,电表通常是安置在户外电表箱中的,周围的用电环境单一固定,所以载波通信可以相对稳定。而水表是通常安装在室内,卫生间、厨房等特殊环境中,周围的用电器较多,在水表周围用电器的噪声也比电表大得多、复杂的多,因此用电力线载波来实现光电直读水表的自动抄表也并非可靠。
2、无线技术应用在水表上的劣势就更加明显了,众所周知无线通信技术受周围障碍物影响的程度很大,水表又往往安装在相对隐蔽甚至封闭的空间内,因此这对无线传输技术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即使是无线通信技术做的很可靠,但无线模块是需要供电的,所以就必须给无线模块加装电池,电池的寿命就成为无线通信的瓶颈。因此,将无线通信技术作为光电直读水表的自动抄表的传输方式是并不理想的。
3、目前市场上的许多公司也认识到了载波通信和无线通信在光电直读水表中的弊端,采用了485总线通信的方式。然而485总线通信相对载波通信和无线通信,虽然通信的可靠性有所增强,但是485总线的电源问题是各个厂家都必须面对的难题;并且485总线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485总线是要靠4根具有不同极性的通信线进行数据传输,在施工的过程中,4根线有任何错接都会导致通信失败。485总线的抗干扰性也比较差,往往需要采用屏蔽线才能避免在通信过程中的干扰,这无疑又加大了施工的成本。由于485总线自身的特点,所以485总线的拓扑性也不是很好,对于需要改变结构的用户或者用户数量较多、结构比较复杂的用户小区,485总线在实现光电水表直读方面也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4、M-Bus总线作为一种专门为消耗测量仪器和计数器传输信息的数据总线,它的特点是两根传输线无极性,而且拓扑性能好,可以按照任何的拓扑形式连接,并且总线可以供电,解决了其他总线必需依靠电源供电的不足,而且M-Bus总线通信可靠,抗干扰性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远传抄表仪器中。但M-Bus总线只能输出大约3mA的电流,而在抄读光电水表时所需要的瞬间电流大约需要10~20mA,M-Bus总线是没有这个供电能力的,如果需要提供远程阀控的电流更是无能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远程抄表通信系统,解决了M-Bus通信系统中电流过小、单个主机的带载能力差、现场供电电源多的问题,在M-Bus总线固有优势(自由拓扑、施工简单、成本低)基础上实现了更远的通信距离和负载能力、阀控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程抄表通信系统,在M-Bus总线上接入1-32个线号器,在每个线号器下接入1-100只直读表,通过M-Bus总线干线将各个线号器与集中器连接,再将集中器与计算机进行连接;所述线号器具有一个总线输入端口和一个末端设备总线输出端口,两个端口通过一个智能切换控制开关来实现断开和导通;所述总线输入端口与第一极性变换电路、调制解调器、中央处理器和地址编码器依次连接;恒流电源与调制解调器连接,中央处理器通过恒流驱动电路控制智能切换控制开关;末端设备总线输出端口与第二极性变换电路、调制解调器依次连接。
所述线号器还具有一个手持设备输入端口,所述手持设备输入端口与末端设备总线输出端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三宇仪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三宇仪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0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理教学用电学实验箱
- 下一篇:微功耗变压器防盗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