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塔施工桁架式围檩、无拉杆翻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300284.3 | 申请日: | 201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任回兴;王晓芳;杨萍;黄永杰;王飚;张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桁架 式围檩 拉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是高塔施工桁架式围檩、无拉杆翻模装置,它应用于对美观要求较高,变形控制严格的高塔、高墩的施工过程中,是一种将传统模板中的型钢围檩用桁架结构代替的新的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对各种高塔、高墩不仅有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要求,工期要求,还对塔身、墩身的外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塔身、墩身施工传统做法是:在塔身、墩身的施工中多采用穿过体内的对拉拉杆式的模板,虽然该模板加工简单、模板相对较轻便,但模板整体刚度小,施工时需用对拉杆,以至于混凝土表面拉杆眼多,处理繁琐,混凝土表面不美观,并且拉杆锈蚀后,将会形成混凝土结构内钢筋的腐蚀通道,在海洋工程或某些对钢筋防锈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中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塔身、墩身施工中对美观要求高,混凝土结构内钢筋不易腐蚀的高塔施工桁架式围檩、无拉杆翻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塔施工桁架式围檩、无拉杆翻模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面板,正面模板、侧面模板、竖向加劲肋和面板所背桁架,面板与竖向加劲肋焊接在一起形成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结构前后分别连接一个正面模板,左右分别连接一个侧面模板,正面模板和侧面模板上背的桁架内弦杆两端的两两之间分别用一根角对拉杆紧固,在弦杆上焊接牛腿;面板所背桁架由槽钢和工字钢焊接成梯形结构,面板所背桁架焊接在竖向加劲肋外侧。
所述的对拉杆两端带定位销和钢套筒。
本实用新型特点是:①模板每层是由厂家严格按尺寸加工的,安装好后,尺寸准确,误差较小,需要花费的调整时间少,提高了工效;②大模板混凝土施工接缝少,能更好的确保施工质量,满足业主精品工程的要求;③模板所用的大型桁架,不需要采用其他的钢材及对拉杆,拆模后,墩身上无对拉孔,外观较采用对拉杆的墩身美观;④整个墩身模板采用大型桁架做支架,减少了钢管及扣件等易丢失的周转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架式围檩模板平面布置图;
图2是图1中对拉杆构造图;
图3是图1的侧面模板构造图。
图中:1、墩身;2、面板;3、对拉杆;4、竖向加劲肋;5、面板所背桁架;6、正面模板;7、侧面模板;8、弦杆;9、牛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高塔施工桁架式围檩、无拉杆翻模装置包括面板2,正面模板6、侧面模板7、竖向加劲肋4和面板所背桁架5,面板2与竖向加劲肋4焊接在一起形成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结构前后分别连接一个正面模板6,左右分别连接一个侧面模板7,正面模板6和侧面模板7上背的桁架内弦杆8两端的两两之间分别用一根角对拉杆3紧固,为便于拉杆受力,在弦杆8上焊接牛腿9;面板所背桁架5由槽钢和工字钢焊接而成梯形结构,面板所背桁架5焊接在竖向加劲肋4外侧。
图2是对拉杆3的结构示意图,对拉杆3两端带定位销和钢套筒,在的连接正面模板6和侧面模板7时进行定位和栓接。
如图3所示,侧面模板7由面板2、竖向加劲肋4、弦杆8、面板所背桁架5组成,面板2与竖向加劲肋4焊接在一起,面板所背桁架5焊接在竖向加劲肋4外侧。桁架结构增加模板的刚度,使其不易变形。面板所背桁架5由槽钢和工字钢焊接成梯形结构,梯形结构两侧向外沿伸至弦杆8。为便于对拉杆3受力,在弦杆8上焊接牛腿9。
模板分块加工完成后,按拼装顺序编号,并依次先后预制场进行出厂前的试拼。
1)桁架式模板由于不用在混凝土内对穿拉杆,简化了传统的施工工艺,缩短了施工周期。桁架式模板安装、调整、拆除较为方便,可操作性强。
2)桁架式模板整体刚度大,变形小,上下节模板用型钢连接,模板整体受力均匀。用桁架式模板浇筑成形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美观。
3)桁架式模板由于无拉杆眼的存在,消除了在海洋环境下,浪溅和大气不利条件对墩身内部钢筋的锈蚀通道,符合结构物的耐久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0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