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湿灸疗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9567.0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1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磊;鞠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磊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青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湿 灸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风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用的灸疗器。
背景技术
风湿类疾病,特别是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均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变部位大部分集中在关节处,患处肌肉肿大、骨膜发炎、关节变形僵直,患者疼痛难忍。目前,治疗风湿或类风湿的仪器及方法有多种,但大多存在使用复杂、易复发、药效不能完全发挥等缺点。在祖国传统中医学中,通过中药热灸及熏灸的方式对风湿或类风湿疾病进行治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长久以来在研究发展上缺少特色和创新,灸条烟雾损失大,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湿灸疗器,以减少灸疗过程中灸条烟雾损失,提高灸疗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风湿灸疗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侧壁的下部设有若干进气口;所述箱体内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隔层,所述第一隔层上间隔设有若干用于放置灸条的灸条座及透气孔;所述第一隔层的上方设有用于放置药袋的第二隔层,所述第二隔层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有若干透气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的底部设有电热吹风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灸疗器用于灸疗时,将灸条点燃,放置在第一隔层上的灸条座内,将第二隔层放置在第一隔层上方,将药袋放在第二隔层上,盖上箱盖,将患者病患部位放在箱盖上,灸条点燃后产生的烟气徐徐上升,透过第二隔层上的透气孔并穿透药袋,药袋被加热,药气连同灸条点燃后产生的烟气一同上升,穿过箱盖上的透气孔后作用于病患部位,通过皮肤吸收及经络传导到达病灶深处,可有效促进病灶处及周围的血液循环,具有舒筋活血、消炎止痛、去除病灶的功效,灸疗效果好;灸疗时,患者需要灸疗的部位能很容易地覆盖在箱盖上,药气及灸条点燃后产生的烟气集中作用在患处,防止烟气损失。
当箱体内的底部设有电热吹风装置时,可不断地吹出热风,加快药气及灸条点燃后产生的烟气的流动速度,提高其温度,可进一步提高灸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箱盖;2-第二隔层;3-灸条;4-药袋;5-第一隔层;6-箱体;7-电热吹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风湿灸疗器,包括箱体6,所述箱体6侧壁的下部设有若干进气口;所述箱体6内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隔层5,所述第一隔层5上间隔设有若干用于放置灸条3的灸条座及透气孔;所述第一隔层5的上方设有用于放置药袋4的第二隔层2,所述第二隔层2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箱体6的顶部设有箱盖1,所述箱盖1上设有若干透气孔。
其中,所述箱体6内的底部设有电热吹风装置7,所述电热吹风装置7由电动机、风叶及电热元件组成(图中未具体示出),其结构及原理同电吹风内的电热吹风装置。
其中,所述药袋4内装有用于治疗风湿疾病的菖蒲、野菊花、艾叶、橘叶等组方药物。
其中,所述箱体6、箱盖1、第一隔层5及第二隔层2最好采用陶瓷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灸条3点燃,放置在第一隔层5上的灸条座内,将第二隔层2放置在第一隔层5的上方,将药袋4放在第二隔层2上,盖上箱盖1,将患者病患部位放在箱盖1上,灸条3点燃后产生的烟气徐徐上升,透过第二隔层2上的透气孔并穿透药袋4,药袋4被加热,药气连同灸条点燃后产生的烟气一同上升,穿过箱盖1上的透气孔后作用于病患部位,通过皮肤吸收及经络传导到达病灶深处,可有效促进病灶处及周围的血液循环,具有舒筋活血、消炎止痛、去除病灶的功效,灸疗效果好;灸疗时,患者需要灸疗的部位能很容易地覆盖在箱盖1上,药气及灸条点燃后产生的烟气集中作用在患处,防止烟气损失,灸疗效果好。
当箱体内的底部设有电热吹风装置7时,可不断地吹出热风,加快药气及灸条点燃后产生的烟气的流动速度,提高其温度,可进一步提高灸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磊,未经王小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9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