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吸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9519.1 | 申请日: | 201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3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邱潇潇;邬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刘延鸿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吸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氧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原地区大巴车上的车载吸氧器,属吸氧器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原地区的列车上一般都有供氧系统,供氧系统采用弥散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供氧方式,弥散式供氧对车厢的密闭性有很高的要求,大巴车厢的密闭效果不如列车车厢;列车上的吸氧面罩都为一次性吸氧面罩,其做工粗糙,外形简陋,使用的材料也较差,每次都是由乘务员人工发放,乘客使用完后再进行集中消毒处理,不仅需要人力,而且需要一定的消毒场所,但大巴车空间有限,无法设置消毒场所,而且除了司机之外没有人能够进行消毒处理;高原列车上的氧气排放需要手动控制,乘客在使用完后,常常会忘记关闭供氧口,从而使得氧气直接排放到车厢,造成了氧气的浪费;在现有的高原大巴车上,并没有较完善的供氧装置。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自身进行消毒,会自动关闭供氧,经济环保,适合用在大巴车上的车载吸氧器。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1、隔架上设有紫外线杀菌灯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当乘客使用完车载吸氧器并把吸氧面罩扣在隔架上后,紫外线杀菌灯就会自动亮起,对吸氧面罩进行消毒处理。2、隔架内部设有自动关闭装置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当乘客使用完并扣上吸氧面罩后,自动关闭装置就会关闭供氧口,避免了因乘客忘记关闭而造成的氧气浪费。
技术方案:车载吸氧器,它由吸氧面罩(10)和隔架(11)组成,所述隔架(11)固定安装在座椅背后,隔架(11)上设有紫外线杀菌灯(9),隔架(11)内部设有自动关闭装置,吸氧面罩(10)和隔架(11)之间用导管(8)进行氧气输送,吸氧面罩(10)扣在隔架(11)上。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能够自动进行消毒处理;二是能够自动关闭供氧;三是更加美观、经济和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载吸氧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载吸氧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车载吸氧器由吸氧面罩10和隔架11组成,所述隔架11内部设有自动关闭装置,隔架11通过固定件1安装在座椅背后,隔架11上设有紫外线杀菌灯9、调节按钮4、指示灯2和开启按钮3;吸氧面罩10和隔架11之间用导管8进行氧气输送,吸氧面罩10扣在隔架11上;车载吸氧器采用新型的薄膜分离法来制造富氧气体,吸氧面罩10的侧面边缘处设有握手5,吸氧面罩10的吸气口附近两侧设有通气口6。乘客取下吸氧面罩10,按动开启按钮3,仪器即可供氧。此时,指示灯2亮起,乘客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按钮4来调节氧浓度,使用完后,将吸氧面罩10放回隔架11,仪器自动停止供氧,并启动紫外线杀菌功能。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不仅限于上述描述,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9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同步控制装置
- 下一篇:泡沫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