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LED小角度封装的透镜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9134.5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军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16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led 角度 封装 透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镜结构,尤其是一种大功率LED小角度封装的透镜结构,属于LED照明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LED的出光角度与出光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小角度范围内的照明时;以往的透镜结构中会有暗影,光色不均匀,出光效率低等很多不良现象,影响了LED照明的出光角度及出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功率LED小角度封装结构,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光通量及光斑的均匀性,延长了透镜的使用寿命,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大功率LED小角度封装的透镜结构,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透镜本体的中心区设有沿透镜本体长度分布的通光孔。
所述透镜本体呈锥形结构。所述透镜本体对应于设置通光孔内壁的下部形成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与透镜本体内壁的上端通过圆弧过渡,并形成第二出光面。所述透镜本体对应于设置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的外壁形成全反射面。所述透镜本体对应于第二端的通光孔内设有LED光源。所述透镜本体对应于第一端的端部设有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透镜本体内设有通光孔,使LED光源发出的最强光线部分可以直射,从而减少了透镜本体对光能量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光通量;
2、透镜本体内分别形成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并在透镜本体的外壁形成发射面;通过反射面的设计,将有效光线在一次反射后通过反射光线射出到射出面,并混光,有效的提高了光斑的均匀性;
3、通光孔沿透镜本体的长度分布,空气能够从通光孔内进出,从面提高了空气的流动性,加速了散热,提高了透镜LED的本体的使用寿命.
4、在透镜本体的中心区设置通光孔,使光色更加均匀的分布,消除了光斑中的黑斑;
5、采用材料本体折射的特性,降低了成本,使透镜本体的使用性能更加可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图2的A-A向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透镜本体1、通光孔2、第二出光面3、台阶4、第一出光面5、反射面6、第一端7及第二端8。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透镜本体1呈锥形结构,透镜本体1包括第一端7及第二端8。透镜本体1的中心区内设有沿透镜本体1长度分布的通光孔2,所述通光孔2的两端分别形成LED光源安装孔及LED光源出光孔;所述LED光源安装孔位于透镜本体1的第二端8,LED光源出光孔位于透镜本体1的第一端7。LED光源放置在透镜本体1的LED光源安装孔内,LED光源的光线大部分直接通过通光孔2射出,避免了透镜本体1对光线的吸收,提高了透镜本体1的光通量。
透镜本体1对应于设置通光孔2的内壁形成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包括第一出光面5及第二出光面3;所述第一出光面5位于透镜本体1的第二端8,第一出光面5与透镜本体1的第一端7间采用圆环过渡,从而形成第二出光面3;所述第二出光面3的口径大于第一出光面5的口径,确保LED光源穿过通光孔2后,具有较大的辐射面积。透镜本体1的第一端7设置有台阶4,透镜本体1的外壁形成反射面6,能够将第一出光面5及第二出光面3的光线进行全反射,有效的解决了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被材料吸收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将LED光源放置在透镜本体1的第二端8的通光孔2内,LED光源上电后,会发出光线。LED光源的光线大部分会穿过通光孔2后射出;第一出光面5、第二出光面3及全反射面6能够对LED光源的发出角度进行调节。透镜本体1外壁的全反射面6能够对光线进行反射,提高了光线的亮度及光斑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透镜本体1内设有通光孔2,使LED光源发出的最强光线部分可以直射,从而减少了透镜本体1对光能量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光通量;透镜本体1内分别形成第一出光面5与第二出光面3,并在透镜本体1的外壁形成发射面6;通过反射面6的设计,将有效光线在一次反射后通过反射光线射出到射出面,并混光,有效的提高了光斑的均匀性;通光孔2沿透镜本体1的长度分布,空气能够从通光孔2内进出,从面提高了空气的流动性,加速了散热,提高了透镜本体1的使用寿命;采用材料本体折射的特性,降低了成本,使透镜本体更加可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军,未经王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9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门内饰板结构
- 下一篇:稳定杆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