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8186.0 | 申请日: | 201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辅;王伟民;颜永明;闻华荣;别玉;常静华;毛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能工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F24J2/46;F24J2/5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一体化 太阳能 空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属于能源利用与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一般用于物料干燥领域。即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把冷空气加热为热空气,用热空气把热量传给湿物料,并带走湿物料蒸发的水蒸汽。因此,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应用前景。
传统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为矩形盒形状,应用时将若干集热器串联、并联组合成集热器阵列。集热器阵列内部空气流道甚为复杂曲折,因而空气流动阻力大,各集热器中流体流速分布很不均匀,整体集热效率较低。另外,传统空气集热器在屋面安装时,还需要搭建钢架支承集热器,建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建筑一体化的整体式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的构成为:由型钢组合成梯形骨架(5),在骨架上面是透明盖板(2),在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的前面、后面和底面均设置保温层(7),保温层的外表面设置外防护板(13),内表面设置内衬板(12),在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的两头设置端部挡板(6),在端部挡板上设置冷空气进口(1)和热空气出口(3),该装置内设置太阳能吸热板(8)。
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的安装方位,使其正面(透明盖板一侧)位于正南或偏南向。运行中,太阳辐射从透明盖板进入,通过太阳能吸热板和后壁面的内衬板上涂敷光热转换涂层转换为热能,热量传给从冷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冷空气即被加热,加热后形成热空气从热空气出口送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集热装置为单调通道式结构,空气流动通畅,阻力小,不存在滞流区域;集热装置的横截面为梯形(缺一角的三角形),梯形的大斜面为透明盖板,便于更多的太阳辐射进入;集热装置贴屋面安装,实现集热装置与建筑的一体化。本实用新型使建筑屋顶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观形似玻璃幕墙,既美观漂亮,又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用于平屋面时)。
图3为图1的K向视图(用于平屋面时)。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用于斜屋面时)。
图5为图1的K向视图(用于斜屋面时)。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C-C剖面图。
图中,1-冷空气进口,2-透明盖板,3-热空气出口,4-纵向角钢,5-骨架,6-端部挡板,7-保温层,8-太阳能吸热板,9-纵向角钢,10-屋面,11-纵向角钢,12-内衬板,13-外防护板,14-角钢,15-玻璃密封胶,16-角钢,17-胶垫,18-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由骨架5、透明盖板2、保温层7、外防护板13、内衬板12、太阳能吸热板8、冷空气进口1和热空气出口3组成。集热装置为单调通道式结构,集热装置的横截面为翻倒的梯形。
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骨架5由横截面为角钢14、16、18,并通过焊接组合成三脚架,再由纵向角钢4、9、11与三脚架焊接组合而成。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的上面为一大斜面,由透明盖板2构成,透明盖板为钢化玻璃板,由双面胶垫黏贴在角钢14上,玻璃透明盖板之间的接缝用玻璃密封胶15填充密封。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的前面、后面和底面均设置保温层7,保温层材质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保温层的外表面设置材质为彩钢板的外防护板13,内表面设置材质为镀锌板的内衬板12。在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的两头设置端部挡板6,端部挡板的材质为彩钢板,在出口端的端部进行保温。在端部挡板上设置冷空气进口1和热空气出口3。在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内设置铝制太阳能吸热板8,铝制太阳能吸热板表面为公知的阳极化镀层,后壁面的内衬板上涂敷公知的硫化铅光谱选择性涂层。
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的安装方位为正南向。装置运行中,太阳辐射从玻璃透明盖板2进入,通过太阳能吸热板和后壁面的内衬板上涂敷的光热转换涂层转换为热能,热量传给从冷空气进口1进入的空气,冷空气即被加热,加热后形成热空气从热空气出口3送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适于平屋面和适于斜屋面的两种形式,两种形式仅其装置的横截面不同,其它结构均相同。集热装置贴屋面10安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形式。如:为了防止飞鸟、老鼠、苍蝇、蚊虫等误入,可在冷空气进口处设置纱网;为了促进吸热板与流动空气间的传热,可在装置内部加装各种扰流构件、或把吸热板制成波浪形状、或将吸热板置于流道中部形成上下两通道,使吸热板上下两面传热;可在后部位置加装吸热板;可在通道内置以卵石等,一方面增加对流体的扰动,促进传热,另一方面增加装置的热容量,有利于稳定热空气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能工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能工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8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固定机构及车轮总成
 - 下一篇:自行走式台车用动力车轮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