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多功能单兵急救包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8015.8 | 申请日: | 2010-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9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 |
| 主分类号: | A61F17/00 | 分类号: | A61F17/00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02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多功能 单兵 急救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块化单兵急救包。
背景技术
目前单兵配备的自救互救装备器材只有三角巾急救包和单兵急救盒,三角巾急救包功能单一,仅能包扎伤口使用,单兵急救盒不方便携带。
单兵配备的应急医疗器械较少且没有固定携带设备,携带不方便,使用时需要时间寻找,不利于伤员的救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单兵急救包,本急救包可固定于人体某一固定部位,携带及取放方便、包内模块化设有各急救设备,可应用于战场上单兵自救互救或野外条件下生存、求救、自救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单兵急救包,包括包体,所述的包体侧面设有两条扎束带,其中一条扎束带向两侧延伸,另一条扎束带向上延伸。
上述的急救包,设有扁状椭圆形捆束带,捆束带外侧连接包体,内侧固定所述的两条扎束带;所述的捆束带和包体上设有固定带,捆束带和包体的固定带交差穿汇固定。
上述的急救包,所述的急救包为拉链式开口,拉链开口打开时,仅包体底面为其连接面;急救包内设有拉紧绳,所述拉紧绳的两端连接半包体内侧。
上述的急救包,所述包体内设有模块化急救器材储物袋;包体的外层设有隔水、防震、防紫外线层。
设有的两条扎束带可以将本急救包体扎束于人体大腿之上,向两侧延伸说的扎束带可扎束于人体大腿之上,向上延伸的扎束带可固定在腰带上,急救包固定牢固,携带和使用方便。
设有的椭圆形捆束带与人体接触面积大,在长时间佩戴时不会对大腿的造成过大的局部压力而出现腿麻影响活动的现象。
急救包的拉链式开口自上而下占据包体的四分之三,急救包可完全打开并形成上下两半包体,模块化的急救设备完全暴露,取放方便,便于急救;设有的拉紧绳不至于使急救包完全打开时,下半包体直接落下,以致出现急救设备取放不便和急救设备滑落出包体的现象。
设有的模块化储物袋一方面便于存取急救设备,另一方面找寻方便;设有的隔水、防震、防紫外线层可有效过滤挤压、进水等对急救包体内急救设备的损害。
由此可见,本急救包可实现模块化组合、简单化操作、便携式携带、多样化防护、抗挤压设计、高效能救治等,同时具有防震、防水、防紫外线、防挤压、多功能使用并操作简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未述及的可采用现有技术或设计。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单兵急救包,包括类长方体的包体1和扁状椭圆形捆束带2,捆束带2的内侧和包体对应固定面上设有固定带,捆束带2和包体1的固定带交差穿汇固定。
所述捆束带2内侧固定两条扎束带,其中一条扎束带3向两侧延伸,另说一条扎束带4向上延伸。所述的扎束带3和扎束带4上设有快接插头6和长度调节卡头5,方便急救包佩戴和紧固。
此急救包为拉链式开口,拉链开口打开时,仅包体底面为其连接面;急救包内设有拉紧绳,所述拉紧绳的两端连接半包体内侧;所述的拉链为两端开启式,即设有两个拉头。
包体1的外层设有隔水、防震、防紫外线层;所述包体内设有模块化急救器材储物袋,模块化储物袋包括求生反光板、特制裁衣剪、卡式止血带、单兵急救盒、三角巾急救包、烧伤辅料、消毒辅料、绷带、保温毯。
使用时,先将急救设备至于模块化储物袋中,通过调节卡头5根据个人情况不同调节扎束带3、4的长度,然后将横向扎束带3捆束在人体大腿上,将向上的扎束带4捆上在腰带上,最终将急救包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模块化组合:根据作业性质及其多发伤类模块设置急救器械
2、简单化操作:致伤条件下的可实现简易操作
3、便携式携带:方便行军、空投、潜水、隐蔽、携行
4、多样化防护:实现水、火、冻、生化等防护需求
5、高效能救治:急救器械多样化,救治高效
可见,本急救包适应了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可能担负的的多样化任务,具有模块化设计理念,符合单兵作战特点,保证了部队任务、训练中多发训练伤及其救治需求,该包具有防震、防水、防紫外线、防挤压、多功能使用并操作简便的特点,以满足部队单兵作业时负伤后的自救互救,有效的提高了单兵自救互救的水平,极大的降低了战斗减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未经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8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