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端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7999.8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1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楠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端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端子结构,尤指一种可使两端子在组接时,确保端子结构稳固性的同轴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于许多电子、电器设备上,常可见到利用同轴端子连接导线,以传递电子信号或电力;其中,请参阅图4所示,为一般常见同轴端子结构,主要包含有一接地的中空外壳5,再于外壳5中心设一信号传输端6,而于信号传输端6与外壳5间设有组立部7,以包覆信号传输端6,又于组立部7及外壳5间成形有相对的嵌槽71、51,以供一固定环8嵌设于内,而将组立部7与外壳5嵌设组接。
于此设计,不仅在组装上将固定环8嵌设于组立部7与外壳5间极为困难,且于实施使用上,欲将两相对的同轴端子对应组装接设时,会施以水平力量以将两同轴端子相对接合,于同时,也会施以旋转的力量,以通过旋转扭力的帮助,以突破摩擦阻力,使两同轴端子更便利地组接在一起。然而,当使用者握拿着同轴端子施以旋转力量时,设于外部的外壳5会直接受到旋转施力,另与外壳5相嵌掣的固定环8亦会间接受到旋转力量,于此,在日久使用,将两同轴端子反复抽插组接下,固定环8会受旋转施力而逐渐扳开,致使其嵌接外壳5与组立部7间的功能降低,而使外壳5容易与组立部7发生脱落的情形。
因此,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同轴端子设计上,有固定环难以组装及将两同轴端子抽插组接时,该固定环容易受旋转施力而逐渐扳转松开,造成外壳5与组立部7的脱落等缺失,乃根据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现有同轴端子作更新的研发改良,以期发挥其更高的实用效益性,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轴端子结构,可使两端子在组接时,确保端子结构稳固性。
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轴端子结构,包含外壳、信号传输端、组立部及固定环,乃使信号传输端组设于组立部中心,再使中空的外壳与组立部相套接,又于组立部周壁形成一阶梯缘,以与外壳一端成形的卡抵缘相卡掣,再使组立部位于阶梯缘旁侧环设有嵌槽,以供固定环嵌设于内,以使外壳的卡抵缘定位于阶梯缘及固定环间。
上述的同轴端子结构,其中,所述固定环呈具为C形。
上述的同轴端子结构,其中,所述固定环呈具为C形,所述C形固定环内侧进一步成形有多个卡突缘。
借此,当使用者欲将两端子相组接,而于外壳施以旋转力量时,由于固定环设置于外壳外侧,故不会受到施于外壳旋转力量的影响而扭曲脱落,据此,以确保端子整体组装结构的稳固性;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直接嵌接于组立部位于外壳外部的嵌槽内,故组装上更为便利省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 外壳 11 卡抵缘
2 信号传输端 3 组立部
30 绝缘体 31 阶梯缘
32 嵌槽 4 固定环
41 卡突缘
<现有技术>
5 外壳 51 嵌槽
6 信号传输端 7 组立部
71 嵌槽 8 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端子结构,包含外壳1、信号传输端2、组立部3及C形的固定环4,乃使信号传输端2组设于组立部3中心,再使中空的外壳1与由多个绝缘体30组接而成的组立部3相套接,又于组立部3外壁形成一阶梯缘31,以与外壳1一端成形的卡抵缘11相卡掣,再使组立部3于阶梯缘31旁侧环设有嵌槽32,以供C形固定环4嵌设于内,而使外壳1的卡抵缘11定位于阶梯缘31及C形固定环4间。
据此,当使用实施时,请再参阅图1、2所示,是将两同轴端子相对接合,以使两同轴端子的信号传输端2相接触,而使两同轴端子分别组接的电子元件的信号或电源可以相互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楠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楠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7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服兜盖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即食泥鳅食品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