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裸眼立体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97873.0 | 申请日: | 201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5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晟齐;胡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29 | 分类号: | G02F1/29;G02F1/1343;G02F1/133;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裸眼 立体 显示装置 | ||
1.一种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液晶透镜,其包含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具有多个垂直条状所构成的栅状图案;
一第二液晶透镜,其对应所述第一液晶透镜设置,该第二液晶透镜包含一第三电极与一第四电极,该第三电极具有多个垂直条状所构成的栅状图案;及
二偏压装置,其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用以调变所述第一液晶透镜及第二液晶透镜的光学特性;
其中,该第二电极的所述栅状图案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电极的栅状图案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透镜更包含:
一第一液晶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
一第一配向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一液晶层之间;
一第一玻璃基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一配向膜的另一侧,而与所述第一电极贴合;
一第二配向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第二电极之间;
及
一第二玻璃基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配向膜的另一侧,而与所述第二电极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整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透镜更包含:
一第二液晶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
一第三配向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与第二液晶层之间;
一第三玻璃基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三配向膜的另一侧,而与所述第三电极贴合;
一第四配向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液晶层与第四电极之间;
及
一第四玻璃基板,其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相对于所述第四配向膜的另一侧,而与所述第四电极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四玻璃基板的整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单一层介质,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间,用以区隔所述第一液晶透镜与第二液晶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液晶透镜更包含:一第一液晶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一第一配向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一液晶层之间;一第一玻璃基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一配向膜的另一侧,而与所述 第一电极贴合;一第二配向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第二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液晶透镜更包含一第二液晶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一第三配向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与第二液晶层之间;一第四配向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液晶层与第四电极之间;及一第四玻璃基板,其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配向膜的另一侧,而与所述第四电极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液晶透镜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整面,所述第四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四玻璃基板的整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偏压装置施加一第一电压于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及施加一第二电压于所述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则所述第一液晶透镜与第二液晶透镜会呈现垂直方向的柱状透镜的光学特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介于±1伏特-±50伏特之间,且所述第一电压可相同或不同于所述第二电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的材料包含具有 高穿透率和高导电特性的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的材料包含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78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撬装加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装桶高效运输及保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