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盘的放油接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7851.4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飞;单武;陈勇;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4 | 分类号: | F01M11/04;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陆永强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机油 接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领域,涉及一种放油接嘴,特别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盘的放油接嘴。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热试,一般先要用放油螺塞将发动机的机油盘底部密封住,目前,放油螺塞一般是由一根螺栓和一块垫片组成的,垫片套装在螺栓上,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机油盘底部。再将机油由发动机的加油口加入到发动机的机油盘中,待热试完成后,需要使用专用的拆卸工具将放油螺塞由发动机的机油盘底部拆卸下来,等到发动机机油盘中的机油排放完毕后,再通过拆卸工具将放油螺塞安装到发动机的机油盘上。这样存在以下问题:1、拆卸放油螺塞需专用工具,存在拿取及放下工具的动作,如节省此动作则可缩短生产节拍。2、放油螺塞靠垫片的形变保持密封,而放油螺塞已安装在机油盘底部上,拆卸后再安装时垫片发生了二次变形,增加了漏油的风险。3、如在拆装时放油螺塞不慎遗失则此台发动机需下线返修或安装备用放油螺塞从而增加工时及成本。4、靠重力放油,时间长,且不容易放干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汽车发动机机油盘的放油接嘴,该放油接嘴具有能使汽车发动机在生产过程中不易泄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盘的放油接嘴,设置在发动机机油盘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本体,在本体内开设有呈弯曲的通道,所述的通道与上述的进口和出口相连通,在本体的进口处还设有密封件。
在发动机进行热试前,在机油盘处先不安装放油螺塞,先将本放油接嘴的进口安装在发动机机油盘底部的放油口位置。然后,将机油由加油口加入到机油盘中,对发动机进行热试。待热试完成后,可以将放油接嘴手动拆下,将机油盘中的油排放掉。为了加快油的排放速度,将本放油接嘴的通道设计成弯曲状,同时也可以在本放油接嘴的出口处连接一个抽油机来加快排油的速度。当机油盘中的油被完全排放完后,再将原来的放油螺塞安装回底部,发动机就可以出厂了。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机油盘的放油接嘴中,所述的密封件为O型密封圈。通过安装O型密封圈保证本放油接嘴的进口与发动机机油盘保持密封。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机油盘的放油接嘴中,所述的通道大致呈L型。将通道设计成L型方便将机油盘中的油排出。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机油盘的放油接嘴中,所述本体的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螺纹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将本放油接嘴的进口安装在机油盘的底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另外,本体的出口处的螺纹结构为内锥管螺纹,管螺纹上可安装自封式快速接头,通过与其配套的快速接嘴的插入实现重力放油,也可以与外部抽油设备连接从而实现快速放油。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机油盘的放油接嘴中,所述的本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本体,使用寿命更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发动机机油盘的放油接嘴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本放油接嘴在拆卸时不必采用专用工具,只用手拧下即可,与拆卸原放油螺塞相比缩短了操作时间。
2、使用本放油接嘴后原放油螺塞在放油后首次安装在机油盘底部,减少了出厂后漏油的风险。
3、因不涉及拆卸原放油螺塞,因此也不存在拆装时放油螺塞遗失而使发动机下线返修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4、本放油接嘴可以利用重力来放油,也可以与外界的抽油机相连从而加快放油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放油接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进口;12、出口;13、通道;2、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汽车发动机机油盘的放油接嘴,设置在发动机机油盘处,包括具有进口11和出口12的本体1,在本体1内开设有呈弯曲的通道13,通道13与上述的进口11和出口12相连通,具体而言,通道13大致呈L型,将通道13设计成L型方便将机油盘中的油排出。在本体1的进口11和出口12处均设有螺纹结构,通过螺纹连接本体1的进口11安装在发动机机油盘的底部。具体而言,本体1出口12处的螺纹结构为内锥管螺纹,管螺纹上可安装自封式快速接头,通过与其配套的快速接嘴的插入实现重力放油,也可以与外部抽油设备连接从而实现快速放油。在本体1的进口11处还设有密封件2,具体而言,密封件2为O型密封圈,在进口11处安装O型密封圈保证放油接嘴的进口11与发动机机油盘保持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7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