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单切口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的切口通道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7580.2 | 申请日: | 201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0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丹枫;高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口 腹腔镜 手术 使用 通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单切口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的切口通道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应用于单切口的腹腔镜手术等。
背景技术
手术的微创化是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期盼,腹腔镜手术就是微创化进步的一个典范。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腹腔镜手术中往往需要剖切多个小切口。手术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其与切口数量的多寡密切相关,即切口数量越多、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还有,在一定意义上讲,切口的大小和手术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两者关系并不紧密。
近年来,一些欧美国家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方式---单切口腹腔镜手术,由于切口数量减少和更加隐蔽,得到广大医生的关注和患者的认可。在该微创手术方式中,需要剖切一个切口,再从该切口中插入两根或更多根的通道管,然后经由这些通道管输入手术需要的物体,比如输入二氧化碳、腹腔镜剪刀、血管钳,等等,从而可以进行后续的微创手术操作工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单切口微创手术方式,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通道管之间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对手术的正常进行带来了干扰;还有,由于通道管之间无确定的距离,所以在微创手术中,一方面需要进行操作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不时摆动通道管等;更有甚者,在某些情况下还会造成微创手术无法正常进行,如:在需要通过切口向患者体内输送二氧化碳的时候,由于进气阀门体积较大,占用了很大的空间位置,致使器械间碰撞、无法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中的单切口微创手术,缺少配套的切口通道装置,因而通道管之间不仅容易发生碰撞、干扰手术,而且需要经常摆动通道管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单切口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的切口通道装置,包括通道管,还包括封堵垫片;
所述的通道管为两根以上;所述的封堵垫片开设通孔,其数量与通道管的数量一致;每一根通道管各插在一个通孔内,并且封堵垫片的通孔和通道管设置为弹性抵接触。
所述的通道管包括粗管和细管;所述的粗管,其数量为一根;所述的细管,其数量为一根或两根或三根;与通道管的情况相对应,所述的封堵垫片上开设粗直径的通孔和细直径的通孔;粗直径通孔为一个;细直径通孔的数量与细管的数量一致。
所述的通道管包括一根粗管和两根细管;所述的封堵垫片上开设一个粗直径的通孔和两个细直径的通孔;该三个通孔按等边三角形设置,所述的三角形,其边长最大取值为3.5cm、最小取值为2.5cm;所述的粗管,其外径规格为12mm;所述的细管,其外径规格为5mm。
所述的每一根通道管各插在一个通孔内;在一根通道管插入一个通孔的关系中,通孔的孔径小于通道管的外径。
所述的封堵垫片,其厚度为6 ~ 8mm,其外形呈圆片形,圆片形的直径为5.5cm~ 6.5cm。
所述的封堵垫片,其外形呈圆片形;圆片形的中央部位向下突起,圆片形四周边缘部位的厚度小于中央部位的厚度;所述的通孔,其全部开设在中央部位;所述的中央部位和四周边缘部位,它们相交处的截面呈现为斜线形或台阶形或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的单切口微创手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切口通道装置;应用本实用新型装置,通道管之间可有效避免发生碰撞;另外,进气阀门虽仍然占用较大空间位置,但并不妨碍其他相关的操作均可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封堵垫片示意图,本图还表达了三个通孔按等边三角形设置的情况。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示意图之二,图中的封堵垫片外形呈圆片形、圆片形的中央部位向下突起、圆片形四周边缘部位的厚度小于中央部位的厚度、全部的通孔开设在中央部位,中央部位和四周边缘部位相交处的截面呈现为台阶形。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示意图之三,图中的封堵垫片外形呈圆片形、圆片形的中央部位向下突起、圆片形四周边缘部位的厚度小于中央部位的厚度、全部的通孔开设在中央部位,中央部位和四周边缘部位相交处的截面呈现为斜线形。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示意图之四,图中的封堵垫片外形呈圆片形、圆片形的中央部位向下突起、圆片形四周边缘部位的厚度小于中央部位的厚度、全部的通孔开设在中央部位,中央部位和四周边缘部位相交处的截面呈现为圆弧形。
图中标号说明:1.细管;2.细管;3.粗管;4.封堵垫片;5.进气阀门;A. 三角形的边长;B.三角形的边长;C.三角形的边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75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