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6942.6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0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伙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2 | 分类号: | E05B49/02;E05B15/00;E05B65/52;E05G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箱 电子 密码锁 面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涉及一种用于多门保险箱的电子密码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实现家庭防盗这一问题也变的尤其的突出,传统的机械锁由于其构造的简单,被撬的事件屡见不鲜,电子锁由于其保密性高,使用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目前,公知的电子保险箱密码锁多为利用数字逻辑电路,实现对门的电子控制,并且有各种附加电路保证电路能够安全工作,具有极高的安全系数。电子保险箱主要结构,包括电子密码锁、电压比较器、单稳态电路、计数器、触发器、电源。其主要类型,按功能分为单门、双门和多门保险箱。
但是,国内多门保险箱在因受到面板系统的制约,无法将输入的信息准确的显示出来,造成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以克服现有多门保险箱的电子密码锁面板系统无法将输入的信息准确的显示出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包括输入显示模块和主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的输入显示模块由输入显示控制芯片、轻触式键盘和显示部件组成,通过一线通讯接口向主控制模块输入信息,通过显示部件显示输入的信息和主控制模块指令;
所述的主控制模块由主控制芯片、时钟芯片、非易失性存储芯片和多个选择性控制芯片组成。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主控制模块电路由非易失性存储器U3、选择性控制芯片、真实时钟U4、电源稳压电路和主控单片机U1组成,其中,
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U3之SCL、SDA接口分别与主控单片机U1接口相连;
所述的选择性控制芯片之CODE_A、CODE_B、CODE_C接口分别与主控单片机接口相连;
所述的真实时钟U4之SCL、SDA、INT接口分别与主控单片机U1接口相连;
所述的电源稳压电路P1_1接口与主控单片机U1接口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输入显示控制芯片为面板单片机U2,输入显示模块电路由键盘接口、液晶显示驱动接口和面板单片机U2电路组成,键盘通过键盘接口和显示部件通过液晶显示驱动接口分别与面板单片机U2接口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显示部件由LCD液晶显示屏和LED双色背光源构成。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面板单片机U2有内置集成的LCD液晶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有LCD液晶屏显示操作信息,直观准确,有操作记录存储及查询,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功能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中LCD屏及背光源显示符号、数字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输入显示模块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主控制模块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主控线路板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面板线路板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面板软件流程图。
图8为主控线路板局部原理图——非易失性存储器U3。
图9为主控线路板局部原理图——真实时钟U4。
图10为主控线路板局部原理图——电源稳压电路9。
图中标号:
1——输入显示模块 2——主控制模块
3——选择性控制芯片 4——LCD 液晶显示屏
5——双色LED背光源 6——输入显示控制芯片
7——专用一线通讯接口 8——轻触式键盘
9——电流稳压电路 10——主控制芯片
12——非易失性存储器 13——时钟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多门保险箱电子密码锁面板机构功能框图所示,多门保险箱的电子密码锁面板系统,包括输入显示模块1和主控制模块2,LCD液晶屏显示操作信息,有操作记录存储及查询,其中,
所述的输入显示模块由输入显示控制芯片6、轻触式键盘8和显示屏组成,能够输入并显示输入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伙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伙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6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