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触点供电及通讯的电子锁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6876.2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丽;车伟;王世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明;车伟;王世建 |
主分类号: | E05B27/00 | 分类号: | E05B27/00;E05B35/00;E05B15/00;E05B15/10;E05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供电 通讯 电子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触点进行供电和通讯的电子锁具,属于电子锁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锁具通过不同组合的弹子的啮合来验证是否为合法的用户,该合法的用户实际为钥匙的持有者或者其他可驱动弹子组的用户,防盗效果差。并且也无法解决像钥匙丢失需要更换锁具的问题,且钥匙机械组合数量较少、无法提供操作日志和授权、无法提供一对多、多对一类型的锁和钥匙匹配方式。
由于传统的机械锁具的上述缺陷,现在电子锁具得以广泛的被应用,但目前电子锁具普遍采用电性接触配合的结构进行电力传输并进行通讯,但触点的摩擦容易致触点失效。为此,通常在既有电接触配合的基础上配以弹簧,以增大摩擦配合的力,但这种方式仍然无法避免弹簧老化和触点磨损的固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电子锁具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可靠电性连接的多触点供电及通讯的电子锁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多触点供电及通讯的电子锁具,包括带有锁芯的锁头和配置于该锁头的钥匙,其中锁头和钥匙相应设有通过接触而形成电性连接的锁具电控装置,以进行电力传输和通讯,所述锁芯属于弹子锁芯,且对应的弹子组作为电力传输和通讯的连接构件且弹子组形成于锁芯切向。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了有别于现有弹子径向布置的结构,采用了弹子组沿锁芯切向布置的结构,从而,锁芯接触配合不仅仅限于弹簧的接触力,在切向,用户提供的转动锁芯的力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在开启锁头的给定转距条件下,所说的接触力远大于弹簧力,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应比既有的电子锁具更可靠。
上述多触点供电及通讯的电子锁具,所述锁芯为十字锁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中: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芯体,2、弹子,3、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附图1,其示出了一种多触点供电及通讯的电子锁具,包括带有锁芯1的锁头和配置于该锁头的钥匙,其中锁头和钥匙相应设有通过接触而形成电性连接的锁具电控装置,以进行电力传输和通讯,所述锁芯属于弹子锁芯,且对应的弹子组作为电力传输和通讯的连接构件且弹子组形成于锁芯切向。
关于电控装置本身,可取既有的电子锁具上的电控装置及相应的电路布局,当然,弹子组的少许改变,也会导致电路布局的少许变化,但电路本身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进一步地,所述锁芯为十字锁芯,可以提供更多的触点,且针对通讯和电力传输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明;车伟;王世建,未经潘明;车伟;王世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6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