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6595.7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6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姚运仕;冯忠绪;李刚;孔令彬;陈世荣;王弘岩;王海林;刘强;马芳武;丁勇;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张向飞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系统 动力 吸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中的吸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
背景技术
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或倒退方向的一系列装置称为汽车转向系统,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现有的转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抖动或摆振的问题,这样不但影响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的舒适性,而且影响汽车的操控性,存在安全问题。
针对转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增强转向系统中薄弱环节的刚度、增大转向系统阻尼,以避开主要的激振频率来抑制转向系统的抖动或摆振,但是这种措施需要寻找刚度较低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排查周期长,同时可能要更改仪表台、横梁等部件结构,会导致修模或模具报废,成本较高。还可以采用在转向系统中安装动力吸振器抑制转向系统的抖动或摆振,这种措施的成本和开发周期相对于前一种措施要有优势,目前应用较多,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及其设计方法[申请号:200910193455.9;申请公布号:CN101699098A],该吸振器包括板状的安装底座和质量块,安装底座和质量块之间由数个橡胶柱连接。
上述专利通过调整质量块的质量和橡胶柱的切向刚度,使吸振器的切向固有频率与转向系统抖动或摆振的固有频率相同或接近,依靠质量块的共振消耗能量,从而抑制转向系统抖动或摆振,但是该吸振器安装在方向盘内,须重新设计方向盘内部结构以方便该吸振器的安装,增加了成本;而且质量块与橡胶柱之间的连接为点面连接,连接强度不够高,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块存在脱落的问题,质量块脱落后直接影响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性能好的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包括质量块和支承筒,所述的支承筒呈筒状且所述的质量块套设于支承筒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筒的下部固连有下挡盘,所述的下挡盘与质量块之间设有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具有弹性的弹性件,所述的支承筒的上部还固连有上挡盘。
本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在使用时,支承筒套设在转向管柱上,通过调整质量块质量和弹性件切向刚度,使得本动力吸振器的周向固有频率与转向管柱抖动或摆振的固有频率相同或接近,其中弹性件切向刚度通过弹性件的材料硬度、高度和端面尺寸来调整。转向管柱的抖动或摆振传递到本动力吸振器,引起质量块发生共振消耗能量,从而抑制了转向管柱的抖动或摆振,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驾乘的安全性。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质量块发生脱落,质量块也会被上挡盘和下挡盘抵挡,质量块的脱落不会威胁汽车的安全,减少了汽车的安全隐患。
在上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中,所述的上挡盘呈圆片状且中心具有通孔。圆片状的上挡盘的接触面积大,能有效抵挡脱落的质量块,通孔的设置保证了上挡盘的安装。
在上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中,所述的下挡盘呈圆片状且中心具有通孔。圆片状的下挡盘的接触面积大,能有效抵挡脱落的质量块,通孔的设置保证了下挡盘的安装。
在上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中,所述的质量块呈筒状,所述的弹性件呈环形。质量块套在支承筒的外侧,且质量块的端面与弹性件的连接为面与面的连接,连接强度较好。
在上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中,所述的弹性件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弹性件通过硫化将质量块与下挡盘固连在一起。
在上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中,所述的下挡盘与支承筒下部相焊接。这样加工方便,而且下挡盘与支承筒的连接强度好。
在上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中,所述的上挡盘与支承筒上部相焊接。这样加工方便,而且上挡盘与支承筒的连接强度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中的弹性件受压力大,受剪切力小,增加了弹性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质量块脱落的概率。
2、本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中具有下挡盘和上挡盘,即使质量块与弹性件脱落,质量块被下挡盘和上挡盘抵挡,不会威胁汽车的安全,减少了汽车的安全隐患。
3、本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的结构较为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而且无需对转向系统做出修改,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的立体结构剖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6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件用法兰结构
- 下一篇:一种精准内置式混药柱/活塞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