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色温的LED灯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6417.4 | 申请日: | 201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5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廖炳明;石阳;彭鹏飞;康卓钦;毛卡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炳明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6;F21V21/108;H05B37/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色温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指涉及一种可调色温的LED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进行调节的灯具大都为室内使用的台灯,其光源多采用白织灯。虽然此种台灯可连续调节灯光的明暗,但光线颜色单调,而且白织灯发光效率低、寿命短、易发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现有的可调色温的LED灯,其多为RGB模组型调整不同电流条件,或者应用产品上多颗单灯形式来达到,其未有单灯集成化,及色温的可调性。另外,有一种采用LED作为发光体的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749101Y的LED台灯调光装置,其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多个开关和电阻以及三极管等零部件,电路极其复杂,其对普通台灯完全没有必要,其精确的调光装置根本派小用场,只会增加操作的复杂程度和制作成本,而导致该产品没有市场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色温的LED灯,其可克服现有缺陷,色温调整灵活,能满足不同色温场合需求,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色温的LED灯,其包括:支撑体及光源,其中:其还包括有导电接头,所述的支撑体包括有支架主体和支架中心体,所述的支架主体和支架中心体之间用可导电的连接体相连,所述的导电接头与所述的连接体相连;光源由设于所述的支架中心体的LED芯片组成,所述的LED芯片设于所述的支架中心体上,所述的LED芯片与所述的连接体相连。
上述的LED芯片为蓝色LED芯片、红色LED芯片,在所述的蓝色LED芯片及红色LED芯片上涂覆一层黄色荧光粉。
上述的导电连接体与所述的导电接头分为两组,其中,每组分为两个端,一端连接正负,一端连接负极;分别与蓝色LED芯片、红色LED芯片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支架主体为胶体制作而成。
优选地,上述的支架主体为圆环状。
优选地,上述的支架中心体为铜柱制成的。
优选地,上述的蓝色LED芯片的波长为450-465nm。
优选地,上述的红色LED芯片的波长为610-630nm。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通过调节一组与红色LED芯片相连的导电接头和导电连接体上的电流,使红色LED芯片发出不同强度的红光,与其它芯片发出的光混合,发出白光,达到调节色温的目的;与习用相比,本新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色温调整灵活,能满足不同色温场合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色温的LED灯,其包括:支撑体1、光源2,导电接头3,其中:
支撑体1包括有支架主体11和支架中心体12,所述的支架主体11和支架中心体12之间用可导电的连接体13相连;支架主体11是利用胶体制作而成的;支架中心体12是利用铜柱制作而成;
连接体13分为两组,分别为连接体组131、132,连接体组131包括连接体1311、1312,连接体1311与负极相连,连接体1312与正极相连;连接体组132包括连接体1321、1322,连接体1321与负极相连,连接体1322与正极相连。
光源2是由LED芯片组成,该LED芯片设于支架中心体12上。
LED芯片包括蓝色LED芯片21、红色LED芯片22,在蓝色LED芯片21及红色LED芯片22上涂覆一层黄色荧光粉。蓝色LED芯片21的波长为450-465nm,红色LED芯片22的波长为610-630nm。
导电接头3分为两组,分别为导电接头组31、32,导电接头组31有两导电接头311、312,是与负极相连;导电接头组32也有两个导电接头321、322,分别是与正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炳明,未经廖炳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6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