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6081.1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7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新焦点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黄肇平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数码产品、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享受新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快乐和便捷时,这些产品电池的充电问题也越来越困扰着人们,在选购电子产品时,不得不担心电池的充电问题,反而制约了数码和电子产品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充电器种类繁多,有直接给手机充电的、有给手机电池充电的旅行充电器,有给镍氢电池充电的,还有直接给数码产品锂电池充电的这些充电器等等,并且电池极性都不能自动识别。输入方式可能采用DC12V、USB接口或者电池等其中的一种,输出方式也大多局限于一种。经过分析,这些充电器充电方式和功能单一。因此,不得不购买多款充电器才能满足各种设备充电的需要,既不方便携带使用,也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浪费,更是浪费公共资源,属不环保产品。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部分有实力的大企业对多功能充电器进行一些研究开发,其目的是增加充电器输入方式和输出方式,使充电器的使用功能不再单一,如目前最新的专利,提供了3种输入方式,即普通220V交流电源输入,车载12V输入和电脑USB接口5V输入。并可同时为各种型号的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具有USB接口的数码产品,还可为4节5号电池充电。第一该专利确实是在目前输入方式单一的情况下,增加了输入方式,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连接问题,对于这三种输入方式,产品又还需要设计三种不同的接口;第二,输出方式上实际考虑到手机、数码产品等的充电条件,因为手机、数码产品、电池的充电电压是不一样的,没有可调节的功能;第三,该专利的使用范围还是比较窄,还不能为MP3、MP4、PDA、PSP游戏机、5#、7#镍氢/镍镉电池等产品充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能多样且携带方便的多功能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充电器,包括外壳及一个用于接收外部电源输入并为该充电器内部其他模块提供电源的电源输入接口单元;
一个用于与外部民用标准电压连接并传递给电源输入单元的交流电源适配器;
一个用于接收电源输入接口单元电流并为锂或镍氢电池充电的电池充电单元;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用于接收电源输入接口单元电流并降压的降压单元;
一个用于与降压单元连接并为含USB接口用电器充电的USB接口充电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为:还包括一个用于与降压单元连接并进行低压直流输出的直流输出单元。
进一步,所述的直流输出单元设有3.6V输出接口和7.2V输出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为:还包括一个用于与汽车点烟孔连接并与电源输入接口单元连接的汽车电源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的上壳一端设有镍氢电池充电压板。
进一步,所述的上壳的中部设有锂电池充电压板。
更进一步,所述的上壳的另一端设有可翻转的锂电池充电接触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多种输入方式和输出方式的充电,方便携带和使用、节约资源、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正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左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侧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内部电路模块图;
图5为本实施例内部电路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该多功能充电器外壳1包括上壳6和下壳7。所述的上壳6一端上设有可翻动的锂电池接触板5,该锂电池接触板5通过插销与上壳6固定,并基于插销实现翻转。该种方式使得锂电池充电方便而且稳固可靠。
所述上壳6另一端上设有镍氢电池充电压板4,中部设有锂电池充电压板3。用于让电池充电时不会因位置变化而脱落,更为方便实用。
本实施例的前端设有直流输入端口9、直流输出端口11、USB输出端口10,直流输入端口为汽车电源输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电路包括汽车电源适配器、交流电源适配器、电源输入接口单元、降压单元、直流输出单元、电池充电单元、USB充电单元。在不同的场合分别采用交流电源适配器与汽车电源适配器,并传递给电源输入接口单元,然后经降压单元降压,即可直流输出或USB充电;或电源输入接口单元直接传递给电池充电单元,通过电池充电单元的涓流充电电路、极性判别电路分别给锂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新焦点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新焦点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6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