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测高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5810.1 | 申请日: | 201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连宇 |
| 主分类号: | G01C3/20 | 分类号: | G01C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8000 ***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测高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器械,即一种简易测高仪。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往往需要了解某些物体的高度,特别是有的物体还要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去判断其高度。例如:不经过登攀却要知道山的高度,不上楼却要知道楼的高度,不攀爬电线杆却要得知电线杆的高度等等。当然,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利用人们已经掌握的多种先进设备,都能在一定的距离内很好的完成这些物体的高度测量。可是,这些先进的设备都比较复杂,成本很高,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且不便携带,难以大量装备从事简单劳动的初级人员。以电力线路维护为例,由于不能准确判断电线杆地上部分的高度而误登埋深不足的线杆,曾引发多起倒杆伤人事故。而要为每个线路维护工人配备一套现有的测高设备,登杆前先测量一下高度,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曾提出多种不用器械的土办法,例如利用日影进行判断,利用手指进行目测等等,可是这些办法误差比较大,有的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算,需要运用勾股定理等知识,对工人的文化程度和计算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操作也比较繁琐,因而一直也没有得到普及。所以,人们需要一种像扳子、钳子、盒尺一样廉价便携且便于使用的测量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测量多种物体的高度,且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携带、容易操作的简易测高仪。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简易测高仪,其特点是:这种测高仪有一支带有水平计的平置杆,平置杆的一端设有角度线,并且通过销轴铰链一支可摆转的指向管,指向管上装有光线定位器。使用时,在被测物的附近将平置杆放平,把指向管摆转指向被测物的顶端,即可根据与被测物的距离和指向管转角的三角函数确定被测物的高度。
所说的指向管与平置杆的交角为45度。
所说的指向管与平置杆的交角在0-90度之间。
所说的光线定位器是设在指向管上的瞄准具。
所说的光线定位器是设在指向管上的电光源。
所说的测高仪上设有电源、角度传感器、长度传感器、操作键、单片机程控模块和数字显示屏。
所说的测高仪上设有卷尺盒,盒内盘绕有可抽拉的尺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器械可以近距离测量多种物体的高度,而且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携带、容易操作,特别适合工厂、矿山、电力线路维护人员、建筑安装等行业的普通劳动工人配备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单片机工作程序框图;
图6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工作方法示意图;
图8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工作方法示意图;
图9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工作方法示意图;
图10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1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2是第四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3是第四种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可见:平置杆1,水平计2,角度计3,销轴4,指向管5,定角线6,瞄准具7,电光源8,电柱9,显示屏10,操作键11,卷尺盒12,卷尺条13,长度传感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图1介绍了一种最简单的测高仪。由图可见:这种仪器主要部件有两个,一是平置杆1,二是指向管5。平置杆1和指向管5一端有销轴4铰链。平置杆1上有水平计2,后端有角度计3。指向管5里面有电光源8,可以是激光发射器,也可以是发射电光束的电池和发光管。指向管5的外面的标有定角线6。结合图3可见:为了测量电柱的高度,人手持测高仪,将平置杆1放平,使水平计的示珠居于中位,打开电光源,把指向管5向上摆到一定角度,当光束到达电柱9的顶端时,通过测量测高仪到电柱9之间的距离,结合指向管摆角的正切值即可推算出电柱9的高度。为了计算方便,最好把指向管5摆转的角度定在函数值比较简单的角度,如45度,等腰三角形,正切值为1,此时测高仪到电柱9的距离就等于电柱高。当然,有时操作场地比较狭窄,这个角度无法操作,就可以用60度,正切值为2,也比较好算。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连宇,未经陈连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5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吸真空台面
- 下一篇:一种飞机蒙皮外形精度检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