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液压侧滚式特大型舱口盖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5804.6 | 申请日: | 201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19/14 | 分类号: | B63B1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伯兴 |
| 地址: | 226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液压 侧滚式 特大型 舱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侧滚式特大型舱口盖,主要适用于一些大型船舶。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船舶的舱盖密封性不是太好,组成舱盖的超长钢板拼焊难度挺大,下雨时容易漏水,不能很好的保证货物的干燥环境,舱盖压紧器一般不能快速锁紧,安全性和操作性不是太好,不能很好的体现人机结合的人机工程学,限位器一般采用单向限位结构,限位效果不是太好,不能很好的保证舱盖运转到位在平稳的条件下完成,结构庞大对尺寸和变形的控制难度很高,舱盖后期涂装阶段的工时也比较多,不能很高效率的完成整个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一种自动侧滚式特大型舱口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侧压式特大型舱口盖,包括舱盖,所述舱盖的四个角周围各设有一个固定滑轮,横向的、且位于上方的所述两个固定滑轮之间设有液压马达,竖向的两组所述两个固定滑轮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滚轮、每个固定滑轮、液压马达之间通过牵引钢丝绳相连,所述舱盖的四边上均匀分布着多个舱盖压紧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舱盖压紧器之间安装有支撑垫块,支撑垫块具有支撑作用,所述舱盖的四边上还均匀安装有多个限位器,限位器具有限位作用,所述限位器与所述舱盖压紧器间隔分布,所述支撑垫块底部连接有支撑橡皮,所述支撑橡皮底部连接有船上垫块,所述船上垫块位于船体上,所述舱盖与船体相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密封橡皮。所述密封橡皮采用密封性较好的高质宽型橡皮和高平直性的不锈钢压棒材料所述舱盖压紧器是快速液压式的,具有很好的密封作用。所述舱盖制造时采用反造成型后的翻身工艺,制造过程只需要要一次翻身,所述舱盖涂装阶段,使用收砂矿高效率完成工作。所述限位器使用的是防撞和安全性较高的双重中心式两向限位结构,限位器中心设有圆柱孔,所述圆柱孔被三根加强筋固定,加强筋具有固定圆柱孔的作用,所述圆柱孔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两端均开有插销孔,最终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了密封性较好的高质宽型橡皮和高平直性的不锈钢压棒,使舱盖密封性好,保证了货物的干燥环境。
2、使用了安全性和操作性最好的快速液压式的舱盖压紧器,实现了可便人工操作性机构,既安全又简便,充分体现了人机结合的人机工程学。
3、限位器使用的是防撞和安全性较高的双重中心式两向限位结构,实现了舱盖运转到位时的平稳停止,减少噪音,保证安全生产。
4、从先前的分段制造后再合拢制造,到现在的整盖制造,制造过程通过自行设计的吊具,实现了超长宽钢板的无损坏吊运,也实现了超长宽钢板的拼焊,使用的是无缺陷的全熔透焊接,最终形成了系统化的特大型舱盖的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侧滚式特大型舱口盖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侧滚式特大型舱口盖左视图;
图3为液压马达通过牵引钢丝绳带动固定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舱盖压紧器带密封橡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支撑起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舱盖、2-固定滑轮、3-液压马达、4-牵引钢丝绳、5-滚轮、6-舱盖压紧器、7-支撑垫块、8-限位器、9-支撑橡皮、10-船上垫块、11-密封橡皮、12-圆柱孔、13-加强筋、14-底座、15-插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58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交联水性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水雾UV光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