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割组件及具有该切割组件的混炼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5725.5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0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加田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下电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43 | 分类号: | B26D1/143;B29B7/18;B29B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廉振保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组件 具有 混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组件及一种混炼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切割物料层的切割组件和具有该切割组件的混炼装置。
背景技术
轧辊混炼装置是对车胎、橡胶和塑料进行混炼的常用的装置,这种混炼装置采用两个轧辊,对混炼的物料进行挤压,使不同的物料混合在一起并形成卷在轧辊的表面上的物料层,采用切刀将物料层分割成多个部分,之后再将物料层从轧辊的表面刮下,送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如图1所示,现有的切刀通常采用一枚圆盘形切刀100,利用圆盘形切刀100对卷在轧辊上的物料层按照一定的宽幅进行切割。这样得到多块整块的物料层,然后再对切割后的物料层进行粉碎,在粉碎物料层的过程中,使整块的物料层变形断裂需较大的力,粉碎的效果差,效率也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切刀切割后的物料层粉碎效果差、粉碎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切割的物料层易粉碎且粉碎效果好的切割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混炼装置,该混炼装置安装有上述的切割组件,使生产的物料层易粉碎且粉碎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切割组件,包括切割刀,还包括与所述切割刀平行设置的切缝刀,所述切割刀的刃面突出于所述切缝刀的刃面。
还包括切刀轴,所述切割刀与所述切缝刀为圆盘状,所述切割刀与所述切缝刀安装在所述切刀轴上,所述切割刀的直径大于所述切缝刀的直径。
所述切割刀为一个,所述切缝刀为多个,多个所述切缝刀均匀排列在所述切刀轴上。
多个所述切缝刀由在一圆柱体上开设的多个环形刀面。
所述切割刀和所述切缝刀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切刀轴上。
一种混炼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轧辊,轧辊的辊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混炼空间,所述混炼空间上方设有物料投入口,还包括对形成在所述轧辊上的物料层进行切割的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为上述的切割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炼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其切刀包括对物料层进行分割的切割刀和对物料层进行切缝的切缝刀,因此可在分割物料层的同时在其上切出切缝,具有切缝的物料层在粉碎时更容易被粉碎成小的碎片,粉碎效果好并且易粉碎;
(2)切割刀和切缝刀可旋转地安装在切刀轴上,安装、拆卸及更换方便;
(3)切缝刀均匀排列可得到均匀的切缝,从而使得物料层的粉碎也更均匀;
(4)切缝刀为平行地成形于与圆柱体上的多个刃面,便于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切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组件及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组件的切割刀沿径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混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混炼装置生产的物料层的切割效果图。
附图标记:
1-后轧辊,2-前轧辊,3-混炼空间,4-投入口,5-切割组件,6-切割刀,7-切缝刀,8-切缝,9-切刀轴,11-连杆,12-气缸,13-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割组件5包括切割刀6和与所述切割刀6平行设置的切缝刀7,所述切割刀6的刃面突出于所述切缝刀7的刃面。切缝刀7在所述树脂层上切出切缝8,所述切割刀6将树脂层分割开。图4为切割刀沿其径向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中,所述切割刀6和所述切缝刀7均为圆盘形,其中所述切缝刀7的直径小于所述切割刀6,即切缝刀7的刀刃不能到达树脂层的最底部,只能在树脂层上切出切缝8,而不会将树脂层切断。所述切割刀6和所述切缝刀7分别通过轴承平行地安装在切刀轴9上,并且所述切割刀6和所述切缝刀7能以切刀轴9为轴进行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切割刀6为一个,该切割刀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切缝刀7,多个所述切缝刀7由在圆柱体上开设的多个环形刀面形成。切缝刀7的数目依据需要设定,当需要切割的切割缝多时,切缝刀7的数量相对增多,反之,则切缝刀7的数量减少。根据生产需要,相邻切缝刀7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下电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下电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5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截面高压海缆的导体结构
- 下一篇:燃水煤浆低NOx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