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油自动循环注油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5557.X | 申请日: | 201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8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江 |
| 主分类号: | F16N7/02 | 分类号: | F16N7/02;F16N29/00;F16N3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 地址: | 30190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油 自动 循环 注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油注油装置,尤其是一种大型机械的齿轮油自动循环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带有轴承的大型机械,例如矿用破碎机,轴承在运转时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采用人工给轴承加注黄油的方式,使轴承保持充分润滑和冷却,保证机械正常工作,从而延续整机使用寿命,对整机起着重要的维护保养作用。
但是这种人工手动注黄油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黄油老化不起作用后,由于清理困难,会积存在轴承内,对于轴承旋转产生阻力,造成功率损失,更甚者会造成轴承卡死,严重影响生产。
2、人工手动加注,不但加重了人力工作的负担,而且加注时不容易掌握加注的定量,同时一次加注后使用多长时间再加注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导致润滑效果差,长期使用会影响整机的使用性能,缩短整机寿命。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自动注油装置,但是这些自动注油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由注油泵来驱动自动注油过程,虽然解决了人工注油的问题,却又增加了设备成本。
为了解决黄油老化积存的问题,采用齿轮油代替黄油作为破碎机轴承的润滑油。而采用齿轮油,为了避免人工加注,同时节约成本,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自动注油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齿轮油自动循环注油装置,该装置采用自动循环注油,既起到了润滑和冷却轴承、使之正常工作的作用,又节省了人工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油自动循环注油装置,包括储油箱、注油管、循环油管;储油箱位于轴承所在瓦盒的上方,上端开有散热孔和入油口,下端开有出油口,侧面上方开有循环油入口;注油管装有控制阀,由储油箱的出油口连接到瓦盒的上部;循环油管由瓦盒的下部连接到储油箱的循环油入口。
进一步的,注油装置还包括油尺,油尺安装在储油箱侧面。
更进一步的,注油装置还包括回收油管和回收油箱;所述回收油箱位于轴承所在瓦盒下方;回收油管由回收油箱连接到瓦盒的油封。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齿轮油通过入油口灌入储油箱,在为轴承注油的时候,打开注油管的控制阀,齿轮油从储油箱的出油口经过注油管注入瓦盒,瓦盒内原有的因为轴承运转而升温较高的齿轮油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循环油管返回储油箱,通过储油箱的散热孔散热,并进入下一轮的注油循环,保证了瓦盒内始终有齿轮油对轴承起润滑和冷却作用。
通过储油箱的油尺可以测量齿轮油的油位和油温。
瓦盒的油封连接回收油管,使瓦盒的漏油可以通过回收油管进入回收油箱,完成漏油的回收,回收油箱里的回收油可以倒入储油箱,进入注油循环,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使齿轮油自动循环注油,既避免了黄油老化积存的问题,又起到了润滑和冷却轴承、使之正常工作、从而延长整机使用寿命的作用,同时节省了人工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其中。
1:储油箱 2:注油管。
3:循环油管 4:散热孔。
5:入油口 6:出油口。
7:循环油入口 8:瓦盒。
9:油封 10:回收油管。
11:回收油箱 12:油尺。
13: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储油箱1、注油管2、循环油管3、油尺12、回收油管10、回收油箱11组成,储油箱1位于轴承所在瓦盒8的上方,上端开有散热孔4和入油口5,下端开有出油口6,侧面上方开有循环油入口7;注油管2装有控制阀13,由储油箱1的出油口6连接到瓦盒8的上部;循环油管3由瓦盒8的下部连接到储油箱1的循环油入口7,油尺12安装在储油箱1的侧面,回收油箱11位于轴承所在瓦盒8下方;回收油管10由回收油箱11连接到瓦盒的油封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江,未经陈永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5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喷燃油泵三通透气阀
- 下一篇:起重机卷筒的驱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