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智能断路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5152.6 | 申请日: | 201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颜福随;朱志强;王秀伦;张存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公认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70 | 分类号: | H01H71/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一体化 智能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智能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或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断开电路的断路器,用于防止因触电、漏电引起的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以及火灾等事故。
传统的漏电断路器除了在漏电量、或过载量超过预设值时可完成自动分闸的功能,其他时间要实现分闸或合闸都需要手动操作。例如中国专利200620105204.2公开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基座中安装有灭弧罩、触头、漏电脱扣器、过电流脱扣器、软连接铜线、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上引出端子、操作机构、下引出端子。该种漏电断路器可较好的实现漏电保护和过载保护,但是其缺点就是平时要实现分闸或合闸都需要手动操作。
现在的电器的发展潮流是向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技术人员也已经开发出了几种可自动实现合闸和分闸的漏电断路器。
专利文献02284818.5公开了一种漏电断路器齿条式两用合闸装置,采用棘轮和齿条啮合方式解决了自动和手动分合闸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手动、自动合闸需要离合装置进行转化,否则整个装置容易损坏,当手动转换到自动合闸时,棘轮和齿条经常会啮合不成功导致整个装置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好、不易损坏、成本较低的手电动一体化智能断路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智能断路器,包括底座、中盖和上盖;所述底座中设有断路器本体和露出中盖的分合闸手柄;所述中盖上设有电动式操作机构,所述上盖上设有手动操作机构;所述电动式操作机构包括具有输出轴的电动机、受输出轴驱动用于带动分合闸手柄的传动机构、和单向离合机构;所述单向离合机构包括相对固定设置在输出轴上的离合棘轮、设有圆形离合孔的驱动板、和用于在离合棘轮作用下带动驱动板转动的离合件;所述偏心棘轮的四周边缘处均匀设置多个离合棘齿,所述各离合棘齿的一端面是驱动面,另一端面是弧线状的滑面,所述偏心棘轮位于驱动板的圆形离合孔中;所述驱动板的两侧面各设有一个与所述离合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离合孔;所述离合件是设有缺口的卡簧,所述缺口两端的簧体插入所述驱动板的限位孔中,并卡在离合棘轮相对两侧端的离合棘齿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分合闸手柄相连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驱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手动操作机构包括设置在上盖上的转轴、设置在转轴内侧端上的用于带动销轴转动的拨动件、和设置在转轴外侧端上的紧固件;所述电动机正向转动时,其输出轴带动离合棘轮,进而通过离合棘齿的驱动面推动卡簧绕输出轴转动,所述卡簧带动驱动板绕输出轴转动,所述驱动板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分合闸手柄动作;所述电动机停转后,紧固件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转轴带动拨动件转动,所述拨动件拨动销轴绕电动机输出轴转动,所述销轴同步带动连杆和驱动板,驱动板带动卡簧沿离合棘齿的滑面滑过离合棘轮,所述连杆带动分合闸手柄动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板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卡簧的部分簧体位于所述定位槽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卡簧是矩形卡簧,所述缺口位于矩形卡簧一边的中心处。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合闸手柄的顶端设有紧固螺栓,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腰形孔,所述金属螺栓位于该腰形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公认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公认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51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钟表打点机件的音簧
- 下一篇:改良的雷击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