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锅圈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5005.9 | 申请日: | 201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3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毛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西刚 |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彭晓玲 |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灶具上的锅圈,特别涉及一种节能锅圈。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圈,大部分通过铁支架直接支撑铁锅,火焰外露,热损失太大,也容易烧坏锅和厨具的把手;废气直接排放到厨房,厨房污染大,也提高了厨房的温度,给厨房使用者带来不便。烧黑的铁支架也影响厨房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节能锅圈,以克服现有的锅圈热损失较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锅圈,包括耐火灶圈,耐火灶圈设置在燃气灶上的炉头上方,在耐火灶圈上设有多条呈筋状设置的曲线火流道,曲线火流道与烟囱连通。
其中,曲线火流道的纵截面呈曲面设置,该曲面与锅体的圆弧曲面相适配。
其中,曲线火流道的横截面呈自内向外的圆弧状设置。
其中,节能锅圈还包括支撑圈和支撑圆桶,耐火灶圈卡接在支撑圆桶内,支撑圈设置在耐火灶圈上方的外缘、支撑圆桶上,支撑圆桶的四周设有通气孔。
其中,节能锅圈还包括胶垫圈和定位圈,定位圈、胶垫圈自上向下设置在锅体的下方、支撑圆桶的下方的外边缘。
其中,节能锅圈还包括隔热套,隔热套设置在烟囱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锅圈,通过曲线火流道的设计,延长了炉头生成的火焰经过的路径,使锅体更充分的吸收热能,同时,运用耐火材料及做成相对的密闭空间减少热传递和辐射,以达到减少热能损失;锅体与曲线火流道的密封设计,在减少热能损失的同时,减少了废气对厨房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能锅圈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耐火灶圈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圆桶与通气孔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圈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圈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圈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圈的侧视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烟囱,2-支撑圈,3-支撑圆桶,4-胶垫圈,5-定位圈,6-耐火灶圈,7-隔热套,8-炉头,9-锅体,10-通气孔,11-烟囱接口,12-曲线火流道,13-燃气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节能锅圈包括耐火灶圈6,该耐火灶圈6设置在燃气灶13上的炉头8上方,在耐火灶圈6上设有曲线火流道12,该曲线火流道12呈筋状设置,曲线火流道12与烟囱连通;耐火灶圈6由耐火材料加工制成,具有隔热保温作用,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曲线火流道12的纵截面呈曲面设置,该曲面与锅体9的圆弧曲面相适配;曲线火流道12的横截面呈自内向外的圆弧状设置;如图1、3所示,耐火灶圈6上的曲线火流道12共有12条,锅体9放置在耐火灶圈6上时,形成12个曲线火流道12,曲线火流道12的曲线设计,使燃气灶13上的炉头8生成的火焰经过的路径延长3倍以上,使锅体9更充分的吸收炉头8中火焰产生的热能,减少了热能的损失;曲线火流道12的曲面与锅体9圆弧曲面的适配设置,能使锅体9与耐火灶圈6实现相对密封的效果,也减少了热能的损失,同时可以保证废气能够由烟囱1排给抽油烟机,大大降低炉火燃烧产生的废气对厨房的污染。
另外,耐火灶圈6由耐火材料制成,降低了厨房温度,使厨房使用者在烹调时感觉更舒适。
优选地,耐火炉圈6卡接在支撑圆桶3内,在支撑圆桶3的四周边缘均匀设有四个通气孔10,保证了炉火的充分燃烧;支撑圈2设置在耐火炉圈6上方的外缘、支撑圆桶3上,支撑圆桶3支撑耐火灶圈6,同时遮住节能炉圈的内部结构,也起到提高美观性的作用;支撑圈2支撑锅体9,防止锅体9损坏耐火灶圈6。
如图5所示,通气孔10与烟囱接口11设置在支撑圆桶3的上下两端。
优选地,定位圈5、胶垫圈4自上向下设置在锅体9的下方、支撑圆桶3的下方的外边缘,定位圈5可保证火焰在锅体中央,充分利用热能;胶垫圈4可以起到防滑和保护下方灶具表面的作用。
优选地,隔热套7设置在烟囱1的外表面上,用以防止烟囱烧热时对人体的灼伤。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锅圈,通过曲线火流道的设计,延长了炉头生成的火焰经过的路径,使锅体更充分的吸收热能,减少了热能损失;锅体与耐火灶圈6的密封设计,在减少热能损失的同时,减少了废气对厨房的污染;降低厨房内的室温。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西刚,未经毛西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5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