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多功能包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4901.3 | 申请日: | 201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6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廷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廷久 |
| 主分类号: | A45C7/00 | 分类号: | A45C7/00;A45C13/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们在外出时,同时会携带如手机、钱包、钥匙等许多体积小,但使用频率高的随身物品,这些随身物品如放置在口袋内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不舒适,且遗失的机会也随之增高,因此,人们会使用包包来装设这些随身物品,或在外出时携带者所喜爱的包包,也同时增加整体的造型与风格。
然而,现有成型的包包大多款式已固定,不论是包包的尺寸、外观、造型等皆已固定,使用者无法针对自身需求,对包包进行重新设计。使得包包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装入其中的物品进行分类,或分类范围窄,同时,人们在进行购物时,很多时候需要手拧很多包包,携带不方便。
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下越来越重视精神的需求,包包慢慢地成为一种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物品,除了对包包自身的实用性的要求外,其形状的多样化也从不同侧面迎合时尚人士张扬个性的需求。而款式固定不变的包包根本无法迎合这种需求,人们需要花钱买各种不同款式的包包,这无形中加重了其消费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包,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对包包进行随意搭配组合,包包的组装方式多元化,增加其使用的多功能选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包,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彼此可随意组合的包体单元,于每个包体单元上分别设置有固定挂耳,以及,其中相邻包体单元之间系通过弹簧扣环可随意拆接式相组接,且该弹簧扣环系扣接于该相邻包体单元上的固定挂耳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簧扣环设有一缺口,于该缺口处枢接有可自动复位将缺口封闭的弹性钩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体单元之间系叠合式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挂耳系分别设置于包体单元的两相对侧面上,当包体单元叠合式组合时,相邻包体单元两相对侧面上的固定挂耳同时通过弹簧扣环扣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体单元为长方体结构,其具有彼此相对的两长侧边和两短侧边,前述固定挂耳系设置于该长侧边的上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体单元之间系并排平铺式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挂耳系分别设置于包体单元的两相对侧面上,当包体单元并排平铺式组合时,相邻包体单元之间仅其中一侧固定挂耳通过弹簧扣环相扣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体单元为长方体结构,且其中至少一组相邻的包体单元之间为竖向与横向的组合扣接,在该组相邻的包体单元中,其通过弹簧扣环相扣接的两固定挂耳为分别设置于一包体单元的长侧边上和另一包体单元的短侧边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挂耳系分别设置于包体单元的各侧边的转角处,当包体单元并排平铺式组合时,相邻包体单元之间仅其中一侧固定挂耳通过弹簧扣环相扣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一背带,该背带连接于弹簧扣环上,所述包体单元之背面上部进一步设置有一固定挂耳,于该背部固定挂耳的下方设置有一用于穿过皮带的扣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首先,首先,通过于包体单元上设置有固定挂耳,然后利用可拆接的弹簧扣环连接于相邻包体单元之间的固定挂耳,这样人们使用时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将多个包体单元进行随意组合而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尤其人们可根据携带物品的形状而随意设计组合方式,人们也可根据携带物品的数量而随意增加或者减少使用的包包数量;
其次,通过将固定挂耳设置于包体单元的两相对侧边,这样当利用弹簧扣环同时连接相邻包体单元两侧边的固定挂耳时,其可形成叠合式组合;当利用弹簧扣环仅连接相邻包体单元之一侧边的固定挂耳时,其又可转换成并排平铺式的组合;藉此,通过简单改变弹簧扣环的连接位置即可在组合形式之间随意转换,操作简单方便;
再者,由于包体单元主要是对其背面和侧边进行固定挂耳的设计,并结合弹簧扣环进行随意组合,因此包体单元的正面可以做任何的设计和变化,且都不影响包体单元使用的方式与便利性,让使用者可以随意搭配,做出不受限制的外观与功能变化。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包体单元的结构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包体单元的结构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廷久,未经黄廷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4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