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矫直机倾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4369.5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0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杜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直机 倾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直机,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中厚板厂、精整线及热处理线上的矫直机的矫直机倾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钢板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矫直能力越来越大,而且对矫直钢板的厚度、宽度范围要求越来越宽,要求矫直机能实现前后左右倾动并能够弯辊,以满足矫直钢板的中浪、单边浪、双边浪的需要,获得良好的板形。现有技术中的矫直机设置有弯辊机构并能实现弯辊梁在机架立柱滑槽上的前后倾动,以加大对薄钢板的矫直能力,而弯辊机构可有效对钢板的中浪、双边浪进行矫直,但不能有效对单边浪进行矫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满足钢板中浪、单边浪、双边浪矫直要求的矫直机倾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矫直机倾动机构,包括弯辊机构、设置在操作侧与传动侧的机架立柱滑槽以及设置在操作侧与传动侧的弯辊梁,弯辊机构连接在弯辊梁上,操作侧、传动侧的弯辊梁分别通过球面副结构与操作侧、传动侧的机架立柱滑槽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操作侧的弯辊梁与机架立柱滑槽之间设置有操作侧连接轴,操作侧连接轴一端与操作侧的弯辊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操作侧的机架立柱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一角接触关节轴承形成球面副;传动侧的弯辊梁与机架立柱滑槽之间连接有传动侧连接轴,传动侧连接轴一端与传动侧的弯辊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侧的机架立柱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二角接触关节轴承形成球面副。
进一步的是,操作侧的机架立柱滑槽内侧滑动配合有可作上下滑动的操作侧滑块,传动侧的机架立柱滑槽内侧具有滑槽,滑槽内滑动配合有可作上下滑动的传动侧滑块,第一角接触关节轴承设置在操作侧滑块内,第二角接触关节轴承设置在传动侧滑块内。
进一步的是,操作侧的机架立柱滑槽内侧固定设置有机架滑板,操作侧滑块滑动配合在机架滑板的滑动面上。
进一步的是,在弯辊机构入口或出口侧的操作侧连接轴与传动侧连接轴上设置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是,操作侧的弯辊梁上可拆卸连接有操作侧卡子,操作侧滑块卡在操作侧卡子与操作侧的弯辊梁之间;传动侧的机架立柱滑槽内可拆卸连接有传动侧卡子,传动侧滑块卡在传动侧卡子与传动侧机架立柱滑槽的台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操作侧、传动侧的弯辊梁与机架立柱滑槽之间通过球面副连接,使得弯辊梁可通过球面副在机架立柱滑槽上沿空间适当的倾动,从而实现弯辊梁的前后左右倾动,并最终实现弯辊机构的前后左右倾动,实现对钢板中浪、单边浪、双边浪的矫直需求;使用前后倾动能较好地矫直薄板,减少矫直道次,提高生产率,尤其适合在中厚板厂、精整线及热处理线上的矫直机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为矫直机安装后的俯视结构图;
图2为传动侧U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传动侧V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操作侧Y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操作侧Z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矫直机安装后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矫直机安装后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弯辊机构1、机架立柱滑槽2、弯辊梁3、操作侧连接轴4、传动侧连接轴5、第一角接触关节轴承6、操作侧滑块7、传动侧滑块8、机架滑板9、操作侧卡子10、传动侧卡子11、缓冲弹簧12、第二角接触关节轴承13、压下机构14、平衡装置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矫直机倾动机构,包括弯辊机构1、设置在操作侧与传动侧的机架立柱滑槽2以及设置在操作侧与传动侧的弯辊梁3,弯辊机构1连接在弯辊梁3上,操作侧、传动侧的弯辊梁3分别通过球面副结构与操作侧、传动侧的机架立柱滑槽2连接。由于操作侧、传动侧的弯辊梁3与机架立柱滑槽2之间通过球面副连接,使得弯辊梁3可通过球面副在机架立柱滑槽2上沿空间适当的倾动,并结合矫直机的压下机构14和平衡装置15协调工作,从而实现弯辊梁3的前后左右倾动,并最终实现弯辊机构1的前后左右倾动,使得弯辊机构1配合弯辊梁3与机架立柱滑槽2之间的球面副结构实现对钢板中浪、单边浪、双边浪的矫直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43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手阻尼器内外壳体铆接装置
- 下一篇:轧机换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