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袜机用气动铡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4357.2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安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隆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34 | 分类号: | D04B3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袜机用 气动 铡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袜机用气动铡刀结构,属于针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织袜机中普遍使用的铡刀是织袜机的重要部件,其主要起到改变织袜机织针走针轨迹的作用。机械滚筒式织袜机中的铡刀的控制主要利用机械滚筒和滚筒上的镶条来控制,铡刀的进出位和每次进出的量都由滚筒和滚筒上的镶条决定。全电脑织袜机中的铡刀由气动控制,这种全电脑织袜机中使用的铡刀一般都需要全段位、半段位、全退位等三个位置之间相互切换。
现有的全电脑织袜机用气动铡刀,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不能进行位置调整,而是直接在加工和装配中保证三个铡刀位(即全段位、半段位和全退位)进出量的气动铡刀;另外一种为全段位和半段位可以调整,而全退位不用控制的气动铡刀。第一种启动铡刀由于其对加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过高,装配难度大等缺点致使其使用不普遍;第二种气动铡刀则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气动铡刀结构,除可以避免第一种气动铡刀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难度大的缺点之外,第二种气动铡刀在使用过程中位段调整比较方便。
但是,第二种气动铡刀全段位置的调整螺丝使用防退扣的螺母结构,这种防退扣的螺母结构在长时间和高压气的冲击之下,就会经常性地发生螺丝移位,从而导致全段位的位置变化。当全段位位置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造成大量的导针片和织针的损坏。例如,假设每个铡刀在每双袜子生产中的动作次数是4次至8次,随着织袜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织袜速度的提高,现在常用的全电脑织袜机每天大约生产300双袜子,这样每天气动铡刀动作次数达到1200~2400次。如此,气动铡刀动作次数的增加则导致全段位变化量的增加。这样就需要缩短全段位的调整周期,加大保全工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维修时间加长,如果不及时调整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重大安全故障。
发明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袜机用气动铡刀装置,其通过特殊母结构将螺母牢牢固定在铡刀柄上。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织袜机用气动铡刀装置,其包括:铡刀座1、铡刀柄2、弹簧3、螺母4、气缸座5、全段位活塞6和半段位活塞7,所述铡刀柄2末端有外扣A,并且在所述铡刀柄2末端中心处有中心螺丝孔;所述螺母4外部是圆形,其一端有扣以便与所述铡刀柄2末端的所述外扣A固定,另一端有螺丝过孔B。
优选地,所述螺母4拧在所述铡刀柄2末端的所述外扣A上,以便通过调整所述螺母4来调整全段位铡刀位置。
优选地,当全段位铡刀位置调整好后,将标准螺丝通过所述螺母4的螺丝过孔B拧在所述铡刀柄2的中心螺丝孔上,把所述螺母4固定住不致松动和移位。
所述全段活塞6的一端有螺丝让位沉孔C。所述标准螺丝和所述全段位活塞6之间有间隙,彼此之间互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铡刀装置,可以方便地进行全段位螺母固定,经本实用新型固定的螺母不会松动或移位,不需要经常或周期性地调整全段位位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织袜机用气动铡刀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织袜机用气动铡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气动铡刀装置包括:铡刀座1、铡刀柄2、弹簧3、螺母4、气缸座5、全段位活塞6和半段位活塞7。其中,铡刀柄2末端上有外扣A,并且在铡刀柄2末端中心处有中心螺丝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隆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亚隆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4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